第九十章 回洛

    第九十章 回洛 (第1/3页)

    时间进入四月,暖阳初夏。

    高欢对三荆的任免在经过天子盖印后,分别送抵了高澄、侯景手中。

    侯景得知了自己由深居腹地的济州,调任荆州刺史,治所移至襄阳。

    他对此倒也没有异议,毕竟襄阳的重要性摆在了那里。

    更何况高欢允许侯景再次扩充部曲五千人,领一万五千士卒抵御陈庆之,另外还有数千荆州州郡兵归于侯景麾下,合计有两万兵马。

    乱世之中,兵强马壮才有底气,可如今高欢大体上坐稳了关东之地,秩序初步建立,自然也没了将领们肆意扩充部曲的机会。

    侯景得了这么件好事,自然欣喜,接到调令后,立即挥师西进,赴任襄阳,计划精选壮士,充实部曲。

    而高澄也在安排东荆州、南荆州两地事宜。

    他对高欢的微调并没有什么看法,贺六浑不看重河南是一回事,但在源子恭与侯景之间,显然更相信自己怀朔老乡侯景的能力。

    把三荆最为重要的荆州交予侯景,也说得过去。

    高澄对杨愔、源子恭交代道:

    “两州之地只有州郡兵各四千人,梁人若来,闭门坚守,等待援军,切莫浪战。”

    杨愔、源子恭各自应诺。

    高澄又对源子恭道:

    “灵顺,我会命高敖曹领本部暂驻安昌,以作威慑,你需尽快发动民众修缮安昌城防。”

    源子恭闻言请示道:

    “世子,可否将独孤如愿等人的部曲留在安昌充作苦役,给予民众休养。”

    高澄稍作思考便同意了这一请求,反正都是劳动改造,当矿工之前,先在安昌积累筑城经验,将来说不定还能为高欢修陵寝。

    顺着这个由头,终于把王思政给记了起来。

    然而王思政从去年五月底关到了今年四月初,眼瞅着都快一年了。

    抛开那个倒霉蛋,高澄又叮嘱源子恭道:

    “你要时刻提防,也莫要压榨过甚,让苦役半死不活,才是稳妥之举,城防修缮后,将苦役交由高敖曹押送北上。”

    他当然不会把独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