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方略

    第九十二章 方略 (第3/3页)

个,军饷从何而来?

    高澄提笔继续在纸上书写:

    ‘自冯太后以来,佛教多受推崇,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洛阳寺院庙宇侵占民舍,多达三分之一。

    ‘及至河阴之事,朝臣死难,其宅院庄园,多由家人捐献于庙宇。

    ‘这些寺院占据大量田地,僧尼自身不事生产,驱使贫农耕种,却免于赋税徭役,致使国朝用度短缺。

    ‘澄以为大魏崇佛,钱财用之于佛,高氏当抑佛,钱财取之于佛。

    ‘以寺院钱粮,养高氏之兵,何乐而不为?抑佛之事,澄请主持。

    ‘道武帝因寺庙暗藏兵刃而发难,澄授意侍中高隆之新建寺庙,兵刃甲胄可轻易藏于其中,效前人之智。

    ‘同时,澄将分派密探,查访僧尼为恶之事,张榜公告,不使天下物议加之于父王。

    ‘纵有非议,澄愿一肩当之。

    ‘此事关联甚重,澄不敢怠慢,但澄忙于征战,幕府多有空位以待贤才。

    ‘叔父开府谘议崔暹,以举贤为好,其人又多有才干,孩儿恳请父王为儿索之,以助澄为父王分忧。

    ‘澄百拜叩首,愿父王体态康健,成就故汉太祖高皇帝之伟业。’

    高澄拿起信纸,仔细审视一番,字虽难看,但内容倒是把该说的都说到了,不仅帮高隆之开脱,更为自己开口求要崔暹。

    至于承受非议,也只能是他了,高欢这人平生好扮红脸,这得罪人的白脸人选,可不就落在高澄头上。

    倒也无所谓,小高王暂时不敢彻底清查田亩,统计人口,担心触动豪强利益,影响高氏根基,可仅仅一群僧尼他又担心什么。

    欺善怕恶之事,高澄当然做不出来,但问题是,你们这群僧尼,也称不上善吧。

    至于豪强,也蹦跶不了多久,一旦这件事情办成,关东之军尽成高氏私兵,小高王推行严格土断,想来大家也是支持的。

    这封密信事关重大,不敢像以往一样差遣信使,高澄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了他的表哥,段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