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奔袭夺门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奔袭夺门 (第2/3页)

世子杀之。”

    “慕容绍宗虽为尔朱氏旧部,但澄断不相信其人会有异心。”

    只说了这么一句,高澄没有再提所谓心意,转而岔开话题道:

    “澄与都督相处日久,彼此越发亲近,听闻都督有一女,待嫁闺中,都督若不嫌弃澄粗鄙,澄愿向都督求娶女公子。”

    王思政激动得脸都胀红了,他颤声道:

    “世子不以卑职曾为元修门客而猜疑,任为亲信都督,以性命托付,卑职本就唯有一死能报世子恩德,如今小女能得世子相中,卑职又怎敢推脱。”

    高澄闻言大喜,笑道:

    “如此,澄便要改口唤都督一声岳丈了。”

    王思政连连推辞。

    高澄勉励道:

    “岳丈且用心任事,一切,澄都会看在眼中。”

    送走情绪激动的王思政,高澄独自坐在帅帐,嘴角带笑:这王思政终于可以放心驱使了。

    好好一个塔防大师,总是当作亲兵队长来使用,实在是浪费人才。

    高澄又一次为了高氏大业,不得不委屈自己,他与高欢可不同,贺六浑是单纯的见色起意,他小高王,可是着眼于大局。

    王思政回到自己营帐中的时候,面色早就平静下来,之前的失态不过是做给高澄看而已。

    高澄一席话的用意,他心里门清。

    但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契机,来消除高澄对他曾为元修门客的猜疑,从而收获重用。

    至于王家外孙将来能不能继承家业,他一点也不在乎。

    历史上打压外戚的例子不在少数,北魏便一直延续子贵母死的制度,直至到了宣武帝元恪才废除了这项制度。

    而废除这一制度的受益人,名叫胡充华,史称胡太后。

    什么强幸宗王、秽乱宫廷,崇信佛教、大兴土木,这些都只能算个人爱好。

    但她两度临朝,荒废朝政,元魏有今天的局面,胡太后要占一半的功劳。

    更别提她为了与孝明帝争权,竟然毒杀亲子,以孝明帝之女谎称皇子,立为天子这些荒唐事迹。

    这才让尔朱荣找准机会来洛阳夺权。

    有鉴于此,王思政真不知道未来高氏建国,会不会继承子贵母死的制度,对待外戚又是怎样的态度。

    他甚至希望女儿生女不生子,不要掺和到将来的夺嫡争端。

    太原王氏是孝文帝评定的四姓高门之一,门第高贵,哪需要再以外戚进身。

    这也是王思政与李元忠的区别,赵郡李氏在河北五族之中都只能算垫底角色。

    若非自己不愿再被闲置,他还真不一定会答应高澄的求亲。

    被高澄长时间关押所产生的心理疾病,比如异样的好感,症状早就舒缓了。

    翌日清晨,高澄依昨夜议定,留慕容绍宗为主,王思政为副,两人统领步卒在后。

    自己则与高敖曹、段韶、斛律光、尧雄、高季式等人统率五千五百骑,一骑配置双马,奔袭南梁谯州小黄县。

    这一次的奔袭与潼关不同,当时心急于救援窦泰,因此毫不顾惜马力,自是能快一步是一步,才造成了战马大量死亡。

    如今虽然也是纵马疾行,但也会留意,让战马得到休息。

    高澄可没那么阔绰,为了一个谯州跑废一万匹战马,要真发生这种事情,高欢又该性急了。

    二月行军,春色正好。

    高澄从一匹神骏的黑马背上翻落下来。

    曾经陪伴他长大的老伙计,在奔袭潼关一战时,被跑废了。

    高澄干脆将它养在府中,也为它找了匹母马作伴,还特意挑的毛色亮丽。

    众所周知,小高王从不亏待自己人,也包括自己马。

    小高王亲征萧梁,遥想江南人物,不由感慨道:

    “但恨晚生一年,不见韦虎风采。”

    韦虎即是南梁名将韦睿,曾参与钟离之战,大破北魏百万大军,致使魏军淹死、被斩杀各十万以上。

    鉴于南梁对待战绩统计秉持与小高王一般严谨的态度,战绩的可靠性自然是值得相信的。

    明代杨慎称赞韦睿为‘六朝人才’之冠,伟人对他也是极为推崇。

    不谈晚年转行当皇帝的刘裕,韦睿无疑就是南朝第一名将,不止战功卓著,更是以仁爱待人,一生廉洁,死后家无余财。

    这样的人品,即使战绩稍微注水,也不可能像高澄一般,厚颜无耻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