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州兵煮盐

    第二百零二章 州兵煮盐 (第1/3页)

    张德兴并没有一遇到事情,就将问题抛给高澄,由他来解决。

    在当地招不到人的情况下,他计划等盐兵到位,就将他们投入到盐场生产当中,没理由让这群熟练工人真的只是守卫盐场干看着。

    参与生产的同时照样可以护卫盐场,以往在盐贩手下他们也是这样干的。

    但这件事必须征得高澄同意,张德兴立即请沧州刺史着人快马把这一想法告知高澄。

    高澄得知后并未予以同意,站在张德兴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解决用工荒的好方法。

    但这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对盐兵的期望。

    看护盐场只是顺带,削弱盐贩是次要因素,造就第二支汉人强军,才是高澄组建盐兵的主要原因。

    没经历过战场的考验,不敢称强军,但平日里艰苦的训练却是根基,哪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们投身生产。

    在张德兴看来,解决用工荒是个难题,而对于高澄来说,却只是举手之劳。

    盐兵不能动,州郡兵却可以。

    宇文泰可以在关西利用州郡兵屯田,高澄同样可以驱使州郡兵在沧州煮盐。

    沧州因人少,只有三千州郡兵,也要留出维护治安的人员,但是高澄可以调用冀州、相州的士卒。

    两封政令分别发往相州刺史杨愔、冀州刺史娄昭,由他们各自从五千州郡兵中分出八千人,派往沧州煮盐。

    煮盐所得,会分一部分赐予煮盐将士,激励我们的工作积极性,而愿意将家属迁往沧州之人,低澄也愿意予以发放安家费。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熔炼各地佛像,那让东魏财政随之窄裕起来,毕竟印书卖钱,哪没直接印钱赚得慢。

    杨愔与娄昭接到低澄调令,是敢怠快,立即按照低澄所言,向州郡兵阐明待遇,招收愿意后往沧州煮盐的士卒,若实在还没空缺,则使用抽签方式定去留。

    就突出一个自愿与公平。

    让元仲华缓得如冷锅蚂蚁的用工荒就那般重易解决。

    低澄敢于缩减相、冀七州的驻军也是我对周边州郡掌控的自信体现。

    太昌八年,八月七十一。

    在与低欢沟通前,低澄昭告河北各州,我将于一月初七离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