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世子迎客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世子迎客 (第2/3页)

受用,但也不敢应下来,他连忙道:

    “敌情未明,相王自当慎重,羌举为将,只需思虑一隅,相王为帅,却要谋划全局。谁也不曾料到士卒竟如此轻敌无备,若非相王所止,羌举分兵袭长安,只怕早已身陷关中。”

    高澄对斛律羌举的应对很满意,又岔开话题道:

    “当年贺拔胜袭杀天使,据兖州叛乱,澄领京畿兵东进与之战,贺拔胜弃军而逃,独留五千部曲,澄裁撤老弱,得四千武川精壮,他们随我征战数年,履立战功,也让澄明白一个道理,并非所有武川人都附从西逆。

    “西征虽败,玉璧、潼关犹在手中,关西人丁凋零,宇文泰待死之人而已,然而,西征败军之际,将军虽出身武川,却能恪守忠义,驰援玉璧,不与西逆合流,澄心甚慰之,澄不喜得潼关、玉璧,喜得将军这等忠勇之士。”

    高澄特意将斛律羌举当日逃往华阴(玉璧),说是率部驰援。

    但最让斛律羌举感动的是他之后那番言语。

    父亲曾为武川镇将,在怀朔与武川争雄的大背景下,他没少受到同僚们暗地里的排挤。

    也不是没想过投奔西魏,但东西魏之间实力差距摆在明面上,不愿与宇文泰同处死地,这才在西征大败中,依旧坚定东军立场。

    如今高澄一席话,相当于是在为他证名,斛律羌举虽是武川人,却始终心向怀朔人贺六浑父子。

    这让斛律羌举除了感激涕零,哪还能生出别样情绪。

    高澄不等斛律羌举感激,在人群中望见一六旬老者,高声招呼道:

    “王翁,王肆州,何不速来。”

    老者名叫王基,而搀扶他近前的正是其子王纮。

    高澄与王基见礼后,对斛律羌举说道:

    “王翁曾事葛荣,与西逆相交莫逆。”

    王基与王纮脸色一变,正欲解释,却听高澄继续道:

    “当日王翁出使长安,西逆欲强留,王翁冒死逃回,其赤胆忠心,澄与父王共知,一如斛律将军,斛律将军无需再以原籍武川而郁结于心。”

    高澄所说的王基出使长安,指的是贺拔岳遇刺,宇文泰上位,高欢曾派王基打着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