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免役钱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免役钱 (第3/3页)

见了郑伯猷夫妇最后的模样,甚至觉得直接五马分尸或许更人道些。

    在建州案审问至最终尘埃落定,这段时间高澄不止遵循王晞之请在各地开设常平仓。

    更按照崔赡所提议,颁行政令:自明年起,无论贵贱,民众可缴纳免役钱免除劳役。

    免役钱由中央与地方三七分账。

    怎么才七成?七成那是人家的,小高王只得了三成而已。

    地方官府使用民力必须按照工期支付报酬,在免役钱中拿大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高澄拿了这三成也不是收入自己口袋,也要随时对各地财政进行贴补。

    纵使当日崔赡的策论被张贴,所有人都知道免役钱政策极有可能实施,但真到了这一天,关东各地民众无不欢腾。

    地方官府滥用民力,过度征发徭役,百姓深受其苦,如今高澄颁行免役钱制度,无疑是一项德政。

    高澄在政令中宣布明年起实施,可是各地物议沸腾,无数民众请求免役钱制度自今年始。

    原来都是怕地方政府趁着今年还有免费劳役,来一次最后的疯狂。

    高澄收到各地民众请愿,也适时做出修改,一年的免役钱为300钱,如今正值四月底,高澄今年就只收三分之二的免役钱,即200钱。

    为了号召特权阶级缴纳免役钱,高澄亲自登临户部府衙,向户部尚书崔季舒当场缴纳200钱,免除今年剩余徭役。

    虽然小高王也从未服过徭役,高欢发迹前,他才五岁,发迹后,身为特权阶层,更无需为徭役发愁。

    与此同时,高欢也派人送了200钱至洛阳,交给崔季舒。

    眼瞅着崔季舒那烫手的400钱,一众特权阶级还有什么好说的,人高家父子都特意缴了免役钱,甭管是不是政治作秀,这钱谁敢不掏。

    其中高隆之最过火,他有侍中的头衔,于是凭此入宫,从元善见处强要了400钱,作元善见与高皇后的免役钱,一时间舆论哗然。

    昨晚忘记设置定时更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