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水军

    第三百四十章 水军 (第3/3页)

当然,也不全都是旱鸭子,刘丰便会泅水,但会游泳跟懂水战是两码事,高澄左思右想,还真让他想到一个人来。

    宇文泰因汉中无备,轻易袭取,但是魏兴、上庸、新城等郡已然有了防备,时间紧迫,宇文泰急着入蜀,也无暇去搭理,故而未能占领梁州全境,剩余郡县仍由梁将据险而守。

    入蜀之后,宇文泰一方面分兵驻守楚州,虽然纳了降表,萧衍也接受下来,但还是担心对方如自己一般不讲武德,搞偷袭。

    另一方面则忙碌于经略蜀地,对僚族人或抚、或剿,而梁州其余州郡,也只是派遣使者希望能够说降据险而守的各地将领。

    其中处境最尴尬的,就是兼任上庸、新城二郡郡守的扶勐。

    扶勐祖上世代为渠帅,其部族号为白兽蛮,初仕南梁,梁州被北魏夺取后,转仕北魏,随着北魏内乱,兰钦夺回汉中,光复梁州,由于有兰钦代为说情,又因他是当地蛮族首领,故而未被追究,又重新做回了梁将。

    如今随着宇文泰陆续夺取汉中,蜀地、楚州,扶勐所领上庸、新城二郡,南侧是侯景所镇守的荆州,东面则是张师齐与高季式军政分领的广州,北邻陕州,由司马消难与斛律光镇守。

    三面被高氏包围,随着西侧紧邻汉中的魏兴郡守将被宇文泰派人说降,扶勐真正意义上属于孤悬于外。

    他不是羊鸦仁,曾经做过两次降将,不介意再降第三次,实际上宇文泰的使者也来过数次,都是希望扶勐能够尊奉成都号令。

    不过扶勐一直没有表态,即将要做第三次降将的他,不希望再有第四次。

    宇文泰不过苟延残喘,魏兴郡守将之所以归附,不过是随着高氏主力东返,汉中军事压力大减,能够在与魏兴郡边境集结兵力施压,最终在使者劝说下,果断降了大梁魏王元宝炬。

    同样的手段不可能用在扶勐身上,真敢派兵逼降他,他说不定直接就遣人去洛阳,也顾不得讨价还价。

    当今时局,以高氏最强,能看清形势的人有很多,不过他们有的是南方汉人,有的是宇文泰麾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向高氏低头。

    而扶勐对于投降高氏真没有什么心理抵触,管他高氏究竟是汉人,还是索虏,他一个白兽蛮人,操心这种事情干嘛。

    只是主动派人归附,与对方派人劝说,得到的条件不可等同。

    身处高氏三面包围,西邻宇文泰的扶勐待价而沽,就等着洛阳来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先前一直忙碌于高欢丧事与权力交接的高澄,终于起意编练水军,也想起了扶勐这个能水战的小奉先。

    高澄一面派人往上庸劝降扶勐,一面也做两手准备,在自家军中搜寻人才,这么一个小奉先,谨慎的齐王可不敢把水军全托付给他。

    编练水军并非一朝一夕能有所成,恰好高澄也准备在今后一段时间休兵止战,有充足的时间打造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