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出兵(2000)

    第四百零六章 出兵(2000) (第2/3页)

门将要关闭才会回来,如今离入夜可还有些时候。

    高孝瓘进殿见礼后,便径直道:

    “父皇出塞北伐,孩儿请愿跟随。”

    高澄瞧着儿子脸上与八岁年龄不符的坚毅,却还是没有答应:

    “出塞作战,凶险万分,没人能顾得了你,你就乖乖留在洛阳,随窦泰学好了本事再说。”

    高孝瓘很不服气,觉得父皇轻视了自己,没错,他是才开始有系统的学习骑射技艺不久,但天赋出众,称得上是初窥门径,据此前返京述职的表叔段韶说,父皇少年时,他教授了两年,始终入不得门道。

    “父皇莫要小瞧了人。”

    高澄将他招至身边,揉搓着他的小脑袋道:

    “出塞不比其他,你且安心留在国中,待将来南征,再随军侍奉。”

    听高澄松了口,高孝瓘没有得寸进尺,非嚷着要跟着出塞不可。

    看着他离开的身影,高澄很是欣慰,儿子有这份心显然是好的。

    至于将来南征带上高孝瓘也并非托词,虽说在他看来,自己的后继之君最要紧的事政治属性,但也不能对军事一无所知,他确实打算再南征时,把所有儿子都带上,让他们对战争有个直观了解。

    有的人是想去,去不得,也有的人根本不想出塞,却逃不掉,如高洋、高演。

    高澄尚未下令让二人跟随,但听说各部都在动员,高洋、高演已经在让家人准备行囊,对高澄,他们足够了解,南征都得把他们栓在身边,如今出塞,又怎么可能放过了自己。

    当夜,就有御史上表弹劾高敖曹、高季式御前失仪,高澄对此只是一笑置之。

    昭德三年(550年)六月初三,早已经依照动员令集结的京畿军将士们在一番点兵后,与家属挥别,随高澄离洛,继续用性命博取富贵、前程。

    留京人员还是原来那几个,高隆之、司马子如、杨愔、崔季舒、崔暹等人为行政班底,窦泰为留守大臣。

    将士们穿着新近普及开的绑腿,气势昂扬。

    出洛后,各地百姓箪食壶浆,尽显拥军爱军之心,北齐将士军纪如今是出了名的好,无论淮南、江汉,都未曾有过劫掠百姓之事,更别提对待自家百姓,称得上是秋毫无犯。

    高澄并没有携带皇帝仪仗,连准备好的铠甲也只是普通制式,当然没有穿在身上,谁会穿着少说三四十斤重的铠甲,长途行军,自有驮马拉运。

    大军渡过黄河,途经建州、晋州、汾州,终于抵达并州晋阳城下。

    妹婿刘洪徽早已经调集起了两万并州军,等候指示,并在刺史府中为高澄摆宴接风。

    高澄命令慕容绍宗接掌两万并州军,才随刘洪徽入城赴宴。

    此时当先出发的秃突佳已经快马赶至怀朔故城,城中不止有受高澄之命移驻于此的铁伐所部一万六千余人,更有后续闻讯赶来的邓叔子三千余人,集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