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变成了试验品的新军

    第128章 变成了试验品的新军 (第2/3页)

过李锐、杨鑫等人改良过的合成营、兵种专业化细分的思路、编制、战法。

    穿越郭戎只是一条平躺的咸鱼,不是我兔的士兵,更不是我兔的中高级指挥官,所以郭戎本人其实并不懂我兔合成营的本质的信息化、数字化、模块化等等内容。

    但是这并不影响郭戎在解释自己所理解的合成营概念的过程中,带出的大量远远超出了时代的理念。

    李锐、杨鑫、邵树民等人基础扎实,作战勇猛,但是他们职务最高也不过是团校尉,他们没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就造成理他们目光的局限性。

    但是今天被李诵召集而来的人就不一样,要么是当世名将,要么是从十几万神策军和边军中精选出的佼佼者,在眼界上远远不是李锐和杨鑫等人可以比拟。

    虽然合成营的概念过于超前,但是郭戎无意中带出来的先进理念却给了这些精锐无尽的启发。

    一百多年期李靖改革之后遗留的战术和战法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先进的,以李靖改革为基础编制的军律也是唐军战斗力的保证。

    但是在场的每一个精英都知道,这依旧先进的战术其实已经成为限制唐军战斗力的因素。

    可是,在现有战法够用的情况下,没有人敢于贸然大范围变现有的战术,然而今天郭戎所带出的东西显然就是对李靖战法的大规模改良。

    虽然不见得所有改进又获得了认可,但是郭戎所表述的理念和思路,得到了这些军校和将军的一致认同。

    与郭戎接触比较多,参与过郭戎新军编制思路的范希朝,更是对郭戎解说是赞不绝口,还指出郭戎变革思想启发,来源是几天前两支神策军交锋,算是完成了郭戎整个思想的闭环。

    随后在李诵、李纯、阎卿惊讶的目光中,原本只是郭戎的讲解,突然变成了一群精英将校依据郭戎新军建设的思路,对于唐军现有编制和战法的探索。

    平心而论,就算郭戎真的懂什么是合成营,以唐代的情况也不可能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