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绝望的李师古,覆灭的平卢镇

    第212章 绝望的李师古,覆灭的平卢镇 (第2/3页)

还是没问题的。

    “李大帅要知道,有些东西您不知道的时候尚且有存货的可能,但是如果我说了,大帅恐怕……”

    “无妨,古人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没想到我李师古有一天竟然也能有如此的感悟,实在……一言难尽啊!”

    “看起来很难,但是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从曹州到郓州,有大量的斥候提前进入,又有数以百计提前布置好的细作!”

    侦察营这是一个因为郭戎而产生,在大唐的新编禁军中才有的特殊编制,虽然在功能上和斥候类似,但是能进行的工作远远不是斥候可以比拟。

    如果说天策、神威、羽林三支刚刚建立雏形的新军的侦察营,因为人员的原因还停留在斥候的阶段。

    那么经历过陇西之战后,长缨军惊人的一千五百人编制的超大侦察营就已经完全超脱了斥候这一范畴,隐隐有了一种对外情报局的性质。

    为了保留侦察营的神秘性,用斥候加上细作的形式来描述本就是准备好的应对手段。

    “提前布置好的细作?”

    “是的,早在大军进发之前,大量的细作就已经潜入了平卢,平卢军的兵力布防,人员调配,兵力的调动,李大帅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监视之下,包括李大帅引君入瓮的计划和想法也是一样!”

    听到引君入瓮,李师古明显又愣了一下。

    “明白了李大帅的想法,郭将军马上就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随后从济阴到郓城,两百里的路程上一路都有人在为我所率领的这支奇袭的骑兵引路,提供补给,到达郓城之后更是有人主动打开城门……”

    李愬说的是有人为他们引路,有人主动打开了郓城的城门,听起来好像没错,但是这非常容易导致其他人误会。

    而这种误会正是李愬希望达到的效果,用郭戎的话来说,有时候模棱两可的话让对方去猜,未必就猜不到自己想让他猜到的地方。

    听着李愬模棱两可的描述,刚开始是迷惑,但是越往后听,李师古的脸上就越来越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