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杀器?

    第257章 大杀器? (第2/3页)

山石之上。

    周而复始。

    这一幕,看到郭戎是目瞪口呆,原来这些人用的是这个办法……

    这种办法郭戎知道,甚至还听长缨军的工匠们说过,但是只有两点,一来需要大量的燃料的焚烧,在森林密度不高,不方便砍伐树木取柴薪的地方自然用。

    二来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同西北那地方,想都别想。

    不过,这条路的出发点就是运煤,燃料自然是不缺的,至于水,现在大唐还处于气候温和的时代,陕北地区不说河网密布,至少水源是不缺的。

    于是乎,制约了这种方法的两大阻碍都被解决,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地取材,利用山石就烧制天然水泥,解决了阻挡了道路的巨石,拓宽了道路的同时,还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

    对于这种将现有的资源运用到极限,堪称鬼才一般的方式,郭戎只能在心里给出一个大大的福字。

    这再次坚定了郭戎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一个信念,古人,尤其是唐人,并不比普通的现代人笨,相反华夏的古人聪明到了极限。

    当然,利用石块烧制天然水泥不过是整个修路大业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工程。

    当路面宽度基本被确定之后,修路大军的第二步是制作“熟土”,而这一步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长缨军的工匠们如同躲瘟疫一般的躲着郭戎,但是负责修建道路的工部、户部、将作监等官员、工匠则不敢对大将军郭戎有任何怠慢。

    通过询问,郭戎知道其实华夏的土木人很早就认识到植物对建筑的破坏作用。

    因此在秦直道修造的时候所用的土都是“熟土”,也就是把土进行加热,杀死土中存在的微生物、植物种子、根系等杂物。

    在完成了熟土的制作之后,还要将制作完成的熟土一层一层地铺设,反复夯实。

    “能做到这样,怪不得前秦的直道可以使用数年之久,毛主簿辛苦了。”

    郭戎的夸奖显然给了郭戎眼前,这名叫做毛云鹏的工部专门负责修路的官员莫大的鼓舞。

    “大将军,然而在事实上,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达到千年的要求!”

    “什么?”

    “大将军,仅仅靠熟土、夯实能保持数百年已经是极限,事实上,前秦的工匠之中在修建直道的时候要求极为严苛,为了保命,那些传承自墨家的大匠纷纷拿出了传承无数岁月的秘籍。”

    卧槽,郭戎这一次真的惊了,这tm秘籍都出来了,可别突然就飞升了……

    好在,毛云鹏后面的话走得不是修仙的路子。

    “直道能做到千年不会损毁,重要的是他们在固定的程序之外,夯实路基之前,在做好的熟土之中混杂盐土、石灰等盐碱物质破坏植物生长的基质……,只不过这样会使得成本和工期大幅度提升,所以……”

    “那你们?”

    看着震惊,疑惑,不解的郭戎,毛云鹏的脸色露出了一种自信而骄傲的神色。

    “这要拜大将军所赐!”

    “嗯?”

    “为了开辟山路所烧制的山石粉末,本就是最好的熟土原料,而焚烧过后的煤渣,又是最为方便的添加物,所以……,”

    “其实云鹏某祖上传承自墨家,云鹏自然知晓煤炭的用处,很早就上疏过开发我大唐各地的石炭、煤炭、墨石,只不过从来没有得到上官或者朝廷的看重,”

    “自大将军上疏开发府谷煤炭……云鹏如此欢欣鼓舞,所以当中书省、发改部想要修建这条道路的时候,云鹏主动请缨,并且立下了军令状,五年之内必定要将整整一千五百里道路修筑完毕,若非大将军,云鹏安有今日一展才能之机!”

    纯纯一个老六啊,郭戎的眼睛都快直了!

    道路看起来不到一千公里,看起来不算特别夸张,但是考虑到科技和时代的差距,这条道路的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放到后世几乎等同于西电东输、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这样的举国项目。

    看起来年龄也不过三十多岁,官职连四品都不到,在工部更是连名头都没听过的家伙,竟然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不亚于“三峡大坝”项目的总师。

    在毛云鹏的带领之下,郭戎观摩了整个筑路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更从毛云鹏的口中得知了整个道路的修建情况。

    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茫茫的山路中,在毛云鹏的统筹、十余万民夫的努力之下整整一千六百里的道路已经完成了超过两百里。

    说实话,对于这个成绩,郭戎已经非常震惊了,只不过距离毛云鹏的军令状似乎还差一点。

    在毛云鹏的陪同之下,刚刚被开凿出来的道路,看着漫山遍野排成长龙的队伍,看着一个个忙碌、疲惫、黝黑的工匠和民夫,郭戎不得不对这位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能人致以敬意。

    同时,郭戎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问题。

    都说京州不允许出现这么牛逼的人物,那为什么自己在大唐总是能碰见这么牛逼的人物!

    思来想去,郭戎最后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曾经的真正的盛唐!

    只有盛唐才生催生出无数的文坛巨匠,只有盛唐才能催生出无敌战将,同样地也只有盛唐才能孕育出无数,如同毛云鹏这样不拘一格,才华横溢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