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尘埃落定

    第276章 尘埃落定 (第2/3页)

孝兵满意的点了点头,将目光重新调转向了战场中心。

    同时被调的还有从战斗开始就一直保持输出的一百米弩箭手。

    随着芦孝兵后续的命令下达,弩手们调转了方向,将方向对准了淮西军大营。

    因为没有了箭矢的压制,仅仅靠步卒死守,被封锁在营内的淮西军已经有些起势的方向。

    接着,以自由射击的方式,将弩矢直接抛射入了淮西军的大营之中,霎时间淮西军中再次掀起了一波血雨,刚刚起势的淮西军立刻被压制了下去。

    自己眼前以及身后所发生的一切,芦孝兵的脸色带上了满意的笑容,到了现在,眼前的局势已经被彻底压制住了。

    根据王林智提供的消息,整个蔡州城内,也不过只有大约4000人而已,大营之中被封锁的至少两千人,戍守城墙的大概七八百人,最后从节度使府邸而来的援兵大概三四百人,蔡州城内的淮西军总共也就是这些,已经胜券在握了,只要撑住这些等待郭戎率领的主力抵达一切就等于尘埃落定了。

    ….

    如果说有什么是让自己担心的,那也就是只有城门了。

    自己故意在军营处点火,就是希望把所有敌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这边。

    结果戍守城墙的人没来,反倒是节度使府的援兵抵达,戍守城墙的敌人肯定不是傻子,也就是对方选择了先堵门!

    虽然那边也有两个排,但是那都是以轻步兵为主,外加两个班的步槊手,两个班的长矛手,这种配置……

    但是,仅仅一瞬间,芦孝兵也不再考虑城门处了,再怎么想已经晚了,他相信自己的战友们能抗住。

    当然,如果扛不住,大不了自己这四百人硬抗四千淮西军就是了。

    看了看身后,在林宇的带领下,陌刀兵和弓箭手已经基本结束了战斗,随即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

    不就是四千淮西军么,很可怕么?

    身后已经***掉了四百,前面***掉了两百,大不了再把大营中的两千多人干掉,就算城门丢了又能如何?

    更为重要的是,在营内的淮西军注视之下将他们的援军直接干掉,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打击,这种心理的落差不利用那就太浪费了。

    随着这个念头出现,芦孝兵下令让所有的弩兵们停止了自由射击,开始在统一指挥之下开始朝着军营中的目标开始密集攒射。

    与此同时,砍翻了淮西军援军的陌刀兵和弓箭手开始在林宇的带领下回到战场的核心位置。

    随着陌刀手稍稍

    恢复臂力,完成列阵,顶在最前面的其他重步兵且战且退,渐渐的将营门处的一大片空地让给了卯着最后一口气的淮西军。

    直到某一刻。

    「撤退!」

    从长缨军战阵的后方突然传来了撤退的命令,片刻之前还死死抵抗的长缨军在一瞬间调转方向,开始疯狂的向后方狂奔,这速度之快以至于淮西军根本就来不及追杀。

    有些人选择楞在了原地,而更多的淮西军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下意识、习惯性的朝前方冲去。

    然而在长缨军的步卒退去之后,首先迎接他们的是数轮弓箭和弩箭的带来的密集箭雨,箭雨过后是整整五十名陌刀兵组成的一道战线。

    在另外的一处战场上,相比较人数较多,而且足以形成完整战阵的主力相比,城门处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惨烈,而且不容乐观。

    长缨军的战兵皆为唐军中的精锐不假,但是他们对阵的也不是吐蕃人、回鹘人或者辽东人,而是货真价实的唐军。

    淮西军虽然是藩镇兵,但是这些人也货真价实的唐军,接受的也是唐军传承了近两百年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唐军中的精锐。

    而且,相比较以轻步兵为主的长缨军,这些家伙很多都是重盔重甲,绕是轻步兵们中有一部人装备有鹤嘴镐、破甲锤、开山斧一类的重兵,可是人数本就占据绝对劣势他们哪怕结阵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

    在对方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情况下,这部分长缨军的处境不容乐观。

    仅仅一个照面,留守的士卒们击退了淮西军的第一波进攻,然而代价是近二十人战死。

    总共留下的也不到百人,一波下来虽然至少干掉了三倍的敌人,可是二十人依旧让留守的长缨军吃不消,照这么下去,不需要多久再来两拨进攻就全军覆没了。

    面对陷入了焦灼的战况,为首的军官不得已选了退入城门洞之内,开始凭借城门洞的地形死守。

    然而,作为蔡州城的主城门,城门洞的狭窄也只是相对的。

    事实上,蔡州城西门的宽度大约四丈,而仅存的长缨军也只有了五六十人,面对悍不畏死疯狂冲击的淮西军防御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