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郭戎的援军到了

    第320章 郭戎的援军到了 (第2/3页)

可能还不如六万多头猪。

    如果芦孝兵以及随军的军校什么的再琢磨出一点什么幺蛾子,也许芦孝兵可以提前抵达也说不定。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海湾北起龙须岛,南至马山头,是一半天然椭圆形,使之拥有的相对广阔的空间,可以停泊下数以百艘的大型海船。

    开湾北部成山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平均水深接近三丈(8米),最深三丈有余(10米),底质多为泥及泥砂,是一处避风良好锚地。

    与此同时,荣成湾位于整个胶东半岛的最东端,人烟稀少,地理位置相对隐秘,为岛国人提供了良好的掩护,岛国人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都没有被发现跟这样的位置有相当大的关系。

    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荣成湾对于岛国人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同样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所以在荣成湾的港口等设施根本无法与登州、来州等相提并论。

    整个荣成湾至少有三处可开发的港口,但是整个荣成湾范围内,能够停泊这种数千料级别海船的码头,仅仅只有一座而已,最多只能够同时支持三艘大型海船的停泊。

    此外,荣成湾的附近基本上属于以岩礁为主的沙岩混杂底质类型,滩面倾角较大;龙滨海的丘陵及准平原,在海浪长期侵蚀下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台地等。

    特殊的海况导致大型船可以避风,却无法在专用码头意外的海域停泊,否则要么直接搁浅,要么触礁,一旦触礁,轻则受损,重则沉没。

    所以,胶东水师的海船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停留在荣成湾所在的海域。

    排队依次将装载的货物——岛国人——卸下,或者使用小船,几个人几个人的,将岛国的援军送下海岸。

    根据侦察兵、渔民、海盗、船工出身的船员的判断,岛国人想要将这百余艘战船上的岛国人全部卸下,需要大致五天的时间。

    就算日夜不停,外加上用小船不停的运输,也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才能卸货完毕。

    也就是说,郭戎至少还有整整三天的时间,等待芦孝兵所率领的援军。

    这时候,郭戎突然有了一种滑铁卢战场上,拿破仑苦苦等待格鲁希所率领援军的感觉。

    当然,郭戎也知道,如果芦孝兵不能在岛国人全部登陆之前抵达,该拼命的也还是要拼命,哪怕把手头这几千人马,几十艘战船全部砸进去,也必须把对方的船队干掉。

    所以等待芦孝兵援军的同时,郭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芦孝兵无法抵达的情况下,搏命的预桉上。

    郭戎的预桉本身非常简答,如果文登战场出现意外,或者出现了其他变数,芦孝兵真的无法提前抵达,郭戎会带领麾下的兵马搏命。

    首先,韩湘所属的两个营战兵将从陆路夜袭岛国在荣成湾港口和临时基地,目的是吸引岛国人的注意力。

    其次,郭戎将抽调即墨水师和崂山卫中水性良好的人员提前抵达荣成湾港口附近,趁着韩湘率领战兵岛国人的注意力的时候,潜伏到停泊在荣成湾中胶东水师海船之下,使用火药或者是其他的工具,将船凿沉、炸沉。

    最后,郭戎将亲自率领被临时拼凑起来的即墨水师和崂山卫的所有人员和船只,将在黄昏时分向荣城湾方向行进。

    抵达荣成湾出海口下锚,等待荣成湾内的情况,韩湘率部进攻,荣成湾内火起,即墨水师全体向荣成湾内行进,利用夜战搏命。

    随着预备计划的制定完毕,韩湘所部的两营战兵,刚刚组建还没有参加过实战的崂山卫,以及同样新组建的即墨水师则开始了演练。

    然而,两天之后,芦孝兵在文登之战结束后派遣的信使抵达。

    从信使的空中得知文登已经大获全胜,芦孝兵率领近万战兵,正全力向荣成湾方向进军,最晚明日黄昏可以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