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不设防的长安城!

    第363章 不设防的长安城! (第2/3页)

就开始往一种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八月二十八,长安城内显得格外萧条,但是总体还算平稳。

    八月二十九,长安城内已经出现了小范围的骚乱,小范围的火灾,长安的局势变得极为不稳。

    只不过由于这些骚乱的范围还小,虽然朝廷、官府没有出手,但是各个市坊,在坊官和里正的掌控范围之内。

    八月三十日,长安城的局势继续恶化,小范围的骚乱变成了大面积的骚乱,长安城内已经有不止一坊出现了大火。

    随着局势的彻底恶化,一切终于开始出现变化。

    八月三十日,在宫城发呆了接近两天皇帝李纯似乎终于回神,他在太极宫紧急召见了三***官,兵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大将军、京兆尹、太仆寺卿、卫尉,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的御前会议。

    相比较平时,这一次临时举行的御前会议的时间并不长,规模并不大,但是警戒和保卫的级别非常高,以至于这一次会议的内容没有半点被传出。

    只不过,内容虽然没有被传出,但是那些居心叵测之辈并不担心,毕竟,他们相信突然回神的皇帝李纯绝对不是只想发泄自己的恐惧。

    所有被隐藏的东西终究需要通过措施来执行。

    果不其然,随着御前会议结束,兵部尚书李绛、太仆寺卿高彭、卫尉程异离开宫城之后,没有任何停留,消失在了绝大多数人的视野中。

    御前结束半个时辰之后,从八月三十正午开始,在衙门口缩了两天的京兆尹、长安县、万年县衙役捕快出窝。

    与此同时,负责宫城,长安城,以及京畿昼夜巡警的左、右金吾卫开始离开全副武装,成建制,成体系的离开驻地军营。

    在京兆尹、长安县、万年县衙役、捕快、不良人这些地头蛇的引领之下,左、右金吾卫迅速出动,开始在长安城内巡逻,救援各处火灾,镇压各种大小规模不要的骚乱。

    金吾卫们得到的命令非常简单,凡是参与骚乱和叛乱者,格杀勿论,并枭其首,悬其颅,以震慑宵小之辈。

    十几处火灾已经被尽数熄灭,所有的骚乱已经被彻底平息,只不过,在各个市坊的坊门上挂上了一颗又一颗血淋漓的人头。

    在长安府衙衙役、捕快、不良人等官人的协助之下,在长安各市坊坊官、市民的辅助之下,原本已经愈演愈烈的局面被迅速控制。

    而控制了长安城的整体局势之后,这些金吾卫则在官府衙役、捕快、不良人的指引之下,开始搜捕来历不明的人士。

    从金吾卫出动开始,短短两个时辰不到,长安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

    只不过,在阴暗之处,潜伏在长安城内的阴谋家、野心家、贪婪者、破坏者的谋划从未停歇。

    虽然金吾卫在地头蛇们的指引下干掉了相当一部分隐藏在民间的捣乱分子,但是更多的细作、间谍、刺客、死士更是通过各种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的方式进入长安城,然后在他们各自主子的庇护下悄然的隐藏起来。

    在金吾卫和京兆尹的联手突袭之下,谋逆分子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但是这种你来我往的争斗却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

    李纯比不上让李诵!

    这在长安城,所有谋逆者心中的共识。

    毕竟,无论是心机之深,还是对人心的把握,无论是做决定时候的果断迅速,还是处理反对者时候的血腥狠毒,总之,退位之后成为太上皇的李诵实在太过恐怖,而这种恐惧早就在在连番收拾之下,被深深的植入骨髓了谋逆者们的灵魂深处。

    只不过,李纯虽然比不上让他们畏惧到极点的太上皇,但是也绝对不会是傻子,因为谋逆者们相信,太上皇不会留下一个傻子继承他手中的唐帝国。

    从李纯回神之后的反应来看,这位年轻的皇帝显然继承了李诵的风格,只不过,这位皇帝觉醒的太晚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足够他们完成太多的准备工作,损失一部分外围的炮灰对整体的大事并不会有太大的情况。

    只不过,在这些谋逆者看来,这位年轻的皇帝反应太慢了,行动太晚了,如果两天之前就这样一切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