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唐的米不养混吃等死的勋贵

    第374章 大唐的米不养混吃等死的勋贵 (第2/3页)

不要紧。随着几个试点的完成,被集中在四处地点的大量攻城器械也得以规建,禁军按照原计划,在长公主府剑士的指引,在金吾卫,巡兵的辅助之下带上了这些被解放出来的攻城器械。

    在禁军按照既定路线推进之前,京兆尹差役、不良人、各坊坊官已经几处反贼的聚集地被彻底抹平,禁军、金吾卫、巡兵开始在全城范围内镇压叛乱,捕捉逆党的消息向外传递。

    长安城内的普通市民是否知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长安城内所有拥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在正午之前可以获得这些消息。

    如果被直接抹平的只有一个崔府,还好说一些,但是四处目标地点几乎在同时被抹平,所表现出的信息就真的太多了。

    长安城内有人负责传递消息,皇城、宫城自然也不会落下,长安城内每一处重要情况的变化,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被传递到朝会的举行地点,大明宫紫宸殿。

    帅随着时间临近正午,一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军校沿着紫宸殿庭院中的通道迅速上前,通报:“敦义坊东北隅的福田寺,谋逆反贼,现已经被夷为平地,所有逆党尽数屠灭!”虽然今天上午,朝臣们已经听到了太多让他们震惊的消息,然而,临近正午的时候,传来福田寺因为窝藏逆党被夷为平地的消息,依旧让所有人再次被深深的震撼了一波。

    夷为平地,尽数屠灭,这种词可都不是什么寻常的词汇!而把这些词用在长安城内就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什么外敌入侵,或者客军作乱,而是大唐的官军在长安城内平叛。

    在自己的都城平叛,用到了夷为平地,尽数屠灭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显然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范围,而这也就算了。

    如果把这些词的作用对象放在关陇一脉的旧勋贵,山东一脉的豪门,朝中三品大佬,再加上号称跳出三界无,不在五行中的佛门,则根本无法让人想象。

    帅朝廷,或者说是皇帝,这一次对于长安城内所有反对力量的的打击力度甚至超过了以太上皇掌控长安的李诵。

    那位把大唐男儿血性都屠灭殆尽的女皇帝,也没有做到把半坊之地彻底夷为平地,所以在绝大多数朝臣的眼中,用空前绝后来形容都不为夸张。

    福田寺被抹平之前,包括崔府在内另外三家的覆灭已经震慑了整个长安城,在血腥到不留余地的平叛政策震慑之下,至少十五家谋逆者已经主动投降或者在内讧中被彻底覆灭。

    楚遍不惊,临危不乱,利用机会巧设陷阱,所有的反对派势力一网打尽,一系列的举动,所有朝臣感觉到的是浓浓的惊讶和震惊。

    强而示之弱,弱而示之强,能尔示之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子兵法中这点东西可算被这一对父子研究透了。

    此时此刻,所有的朝臣几乎产生了同一个感觉,那就是坐在紫宸殿之中皇座之上那位初掌皇权的年轻皇帝,绝对是一个不亚于太上皇的狠角色!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皇帝是铁了心要毕其功于一役,将整个长安的所有隐患彻底清除殆尽,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长安,整个关中,面对吐蕃人和河北叛军东西两线压力的时候可以心无旁骛的和他们决一死战。

    帅所有人也都知道,现在皇帝李纯已经把谋逆者的下场彻底摆了出来,主动投降者灭其三族,拒不投降者,灭其全族!

    大唐的朝堂之上没有真正的傻子,对于这样的消息,对于这样的预期,对于这样带来的影响,朝中各个派别的自然有属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认知。

    对于朝廷中最为坚定的主战派来说是欢欣鼓舞,当然这部分朝臣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整个计划的执行者。

    对于政治和军事无感的中立派、技术派、革新派官员来说,他们对于这样的平叛行动感到的是喜悦和兴奋,对于平叛和镇压的手段,他们不以为然。

    对他们这些家伙来说,只有稳定的局势稳定的大堂,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让他们把技术和发展推向高潮,从而从生产力这一根本因素上助推大唐的发展。

    至于那些主张放弃长安,退守潼关,以洛阳为陪都的家伙,他们所感觉到的是浓浓的恐惧和不安。

    这一次,从挖坑,到埋坑,再到太上皇的敕令,所表现出来的指向性太过明显了,强硬派和主战派会在相当城的时间内成为朝廷的主要力量。

    帅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