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汴州决战:前奏

    第395章 汴州决战:前奏 (第2/3页)

了袁滋这家伙勇气的来源。

    一切还是来自直接实力的对比。

    和大唐相比,一个掌控两州之地小小藩镇不值一提,但是此时此刻,在郑州城中,纸面上掌控了三万多义成军的袁滋却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袁滋心中多多少少有点想法也算正常,只不过,郭戎呵呵一笑,按照时间来推算,李元奕的那支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

    于是,郭戎也不多说废话,直接让主动投诚的义成军士卒带着一行人走上了城头。

    等到他们登上城头,一支兵马悄然的出现在了天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看到这支兵马,袁滋的脸色变得开始难看起来,然而郭戎却纹丝不动,一行人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城头之上,看着由远及近的兵马。

    渐渐地,由远及近,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支兵马的真容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在场的,无论城上的还是城下,无论士卒还是军校,都是扛枪吃饭,有没有货,有没有战斗力,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队伍,从单兵上看,甲胃精良、身材魁梧、体型壮硕、士气高昂。

    从队伍上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步伐顺畅,节奏适中。

    从配比来看,轻、中、弓、骑配比严谨,

    从后勤来看,随行的大量驮马和马车更是让义成军惊叹,富余到了这种程度,羡慕的义成军的普通士卒牙根痒痒。

    说实话,这种精良的军队他们不是没见过,一个多月之前长缨军和左武卫组成的平叛军就在郑州停留了三天。

    然而那个队伍满打满算两三万人而已,当时他们就知道同样是三万人对三万人,义成军绝对会被对方的禁军打的满地找牙。

    然而这一次,看着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边的精锐禁军,袁滋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三万人的禁军就可以把自己收拾的体无完肤,现在增援的禁军数量至少有六七万!

    几乎是一个瞬间,袁滋再次恢复了之前低眉顺眼,整整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七万兵马全部抵达。

    两万东都军、两万(六率)禁军驻扎在城外,三万(十六卫)禁军开进了郑州城中。

    从大军出现,到大军抵达,从城外的禁军扎营,到禁军入城,袁滋始终垂手而立,静静的站在郭戎的身后,陪郭戎检阅这一支新编禁军的到来。

    相比较袁滋,郭戎对于眼前这支刚刚见识过的新编禁军也是非常的满意。

    一来,虽然这支禁军的士卒相对的稚嫩,但是在韩愈以及一众老家伙的努力之下,这些新兵完美的承袭下了长缨军遗留下来的军规和军纪。

    二来,郭戎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很多原本已经退出现役的老家伙。

    这部分人虽然当初在兴庆宫下成为了郭戎的手下败将,只有郭戎更了解当时的神策军是一支多么让人畏惧的军队,自己曾经的胜利是何等的侥幸,某种程度上只能归咎到天佑大唐。

    至于最根本的,是因为这支援军的抵达,使得郭戎彻底安心了。

    这并不是说郭戎就不知道鲁北军、宣武军、淮西军的战斗力,也不是说郭戎不相信鲁北军、宣武军、淮西军的忠诚。

    郭

    戎感觉到压力山大的根本原因是这些藩镇军属于老式的唐军,在作战的方式上和禁军的战兵类似,但是禁军的作战却不是只有战兵,在作战方式和理念上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别。

    而现在,五万新编禁军的抵达,无疑为郭戎实战一场真正的拉开架势的大兵团作战提供了充足的兵力。

    五万新编禁军,四万经过扩编的长缨军,郭戎的手头有整整九万新式唐军可以使用。

    郭戎相信,就算不依靠攻城器械,就算不使用黑火药,硬碰硬,整整九万新式唐军,也绝对可以把围困汴州超过三十五万的河北叛军打死,打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检阅完了自己的援军,心情大好的郭戎回头看向了身后。

    「郭戎是个武夫,是个粗人,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所以司空(检校司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