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汴州决战:你们的功绩更会与世长存!

    第404章 汴州决战:你们的功绩更会与世长存! (第2/3页)

大唐立过功,为大唐流过血,为大唐付出了生命的家伙,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努力程度,都不是寻常世家子弟可以比拟的。

    有了他们的加入,世家、大族、豪门的垄断优势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然而,明知道太上皇这招就是削弱他们的权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毕竟,反对意见意味着他们反对的不是其他熟悉的对手,而是那些禁军。

    说好听了禁军是为大唐立下功勋的勇士,说的不好听了,禁军就是一帮杀人如麻的丘八。

    跟同样是豪门、大族的对手竞争,可以谈条件,可以交换利益,但是跟着学除了杀人什么都不会的丘八讲道理,那简直不可想象!

    谁敢反对这些丘八获得这些他们用命博取的权力,大概率,谁的人头就会被悬在家门的房顶。

    当然,这一切也有限制的,那就是每一名策勋足够军士,军校只能荫蔽一名子孙和后辈。

    想要增加萌荫的数量,就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战场上战死,策勋每高一转,可以荫蔽的后辈可以增加一人。

    理论上,策勋十二转军士,一旦在战场上战死,意味着可以将整整十二名后辈送入大唐官方的教育体系之内。

    策勋十二转,勋号上柱国,视正二品。

    正二品,在大唐那是属于超品的存在。

    虽然策勋十二转被视作正二品,但是谁都知道策勋十二转不可能享受到正二品,这种在大唐属于超品的待遇。

    策勋十二转的丘八们自然也是知晓,但是他们不在乎,或者说他们更在意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比如免税,比如封妻荫子。

    尤其是封妻荫子这一点,这对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唐人来说价值无法想象。

    所以,对于今天这种必死,而且不需要担心身后事的必死的情况,没有人愿意放弃。

    通过各种方式,将人数卡到三千初头,然后留守的人就再也减不下来了,因为没有人愿意离开这里。

    等郭戎自己也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郭戎不得不看发出了苦笑。

    别人家面对必死任务求敢死队的时候,是想尽办法动员,鼓舞,诱惑,为的就是凑够人数。

    自己这倒好,动员,鼓舞,引导,为的是把敢死队的人减下来。

    连续三轮动员和引导无果之后,郭戎只得祭出了祖传的大法,抽签。

    确定了步卒、弓箭手、弓弩手、器械兵、后勤兵等需要的最低人数之后,进行抽签。

    半个时辰之后,包括明天战斗的指挥者在内,一千六百名勇士最终出炉。

    看着眼前的勇士们,郭戎静静的站在一旁,蒙乾和负责留守营地的乾站在了最终幸运的留在了营地中的一千六百多长缨军勇士面前,开始进行最后的布置。

    刚开始还好,然而越往后听,郭戎的心中越是震撼,当听到最后的时候,郭戎更是再次感觉自己的心都在跟着颤抖。

    郭戎一直觉得自己经历过的龟兹、兴庆宫、泾州已经是惨烈到了极点了。

    可是看着蒙乾一边黑着脸,一边咬着牙,一边布置最后的战术的场景,郭戎终于明白仗打到现在,其实已经完全不亚于让自己永世难忘的香积寺了。

    等一切准备工作完毕,郭戎走到了众人的面前,看着这一个个或者激动,或者亢奋,或者平澹,或者后悔,或者紧张……

    相比较之前竞争者最后战死名额时候的群情激愤,郭戎相信这才是他们真正要面对死亡时候最真实的表现。

    毕竟,哪有人真的不怕死!

    勇敢这东西从来都是拿来鼓励别人,而不是鼓励自己的。

    缓缓的走到留守的勇士们身前,郭戎收起了自己之前准备的豪言壮语,此刻他感觉再说那些是对于这些已经做出了决定的勇士的侮辱。

    说着,他继续上前,迈步走到了一个少有的年过四旬的老卒身前,这是少有的在立够了赎罪的功勋之后依旧留在战兵中不愿意退役的前神策军老卒。

    “章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