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御驾亲征?

    第437章 御驾亲征? (第2/3页)

的李诵就把预留出来的款项挪用的一个铜板都不剩,结果差点把运作这件事的宰府气死。

    挪用的目却简单的可怜,要么养兵,要么研究注入蒸汽机在内的技术,唯独没有一文钱用在家自己的身上。

    就连户部预留出来的给他修陵墓的钱都被李诵拿去养兵,更别说内库和私帑,李纯自然对内库和私帑不感兴趣。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纯认为自己老爹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本质上却没有什么毛病。

    说到底,自家父皇留下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身边没有一支忠诚、强悍的军队,恐怕自己连睡觉都睡不安心。

    虽然自己的父皇确实掌控着最高的权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这位皇帝和一位真正的皇帝没有太大区别。

    只不过,知晓这些的人并不多,也就是每日和李纯接触的重臣才会了解这其中的内幕,然而谁又会拿这些东西出去乱说?

    所以,李纯这个虚伪皇帝的身份多多少少的让他有些尴尬和不舒服。李诵活着的时候还好,李纯还能保持一份安定。

    如今李诵已经离世了,但在是李诵在民间和士人中的影响力不减反增,而今大有超越太宗的趋势。

    对于自己亲爹的声望,说一点不嫉妒是假的,但是李纯也知道,自家亲爹所获得的一切都应该的。

    只不过,理解归理解,承认归承认,但是自家父皇这种在民间高到爆棚的形象,让自己这个真正的皇帝显得尴尬无比。

    大唐的内政是自己处理!大唐的变革是自己领导!安史之乱以来堪称

    “举世攻唐”的危机在自家的领导下被挫败!李纯经历了很多,努力了很多,但是受到的认可程度却根本无法和自己的父皇相提并论。

    在朝堂上稍微好一些。首先,朝中的重臣跟自己接触本就多,具体政务更是要相互交流,他们自己人知道自己不是机器人。

    自己根据郭戎的建议,进行了的实验性的改革,虽然在表面上使得自己交出了部分权利,但是却使得对自己在朝臣中获得了极大的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完成整个过程自己的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朝廷的真正权力。

    然而,在民间,自己父皇的声望在民间达到了一个真正的巅峰。在普通大唐百姓的目光中,自己在自己的父皇面前是灰头土脸,依旧是那个生长在自己父亲羽翼之下的孩子。

    在裴植的酝酿之下,父皇的临终治之战堪称完美。张取义老老实实的将父皇的棺椁和遗骸放到陈仓城头,和与陈仓共存亡遥相呼应呼应,更让父皇的形象带上了一种壮烈。

    父皇的声望之所以能在死后达到巅峰,固然跟自己刻意的宣传有关,更重要的是从退位以来自家父皇积累的总爆发。

    更让李纯哭笑不得的是,自家父亲那个光辉的形象对大唐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父皇顽强、不屈已经成为了支撑整个大唐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自己非但不能伤害父皇这种形象的分毫,还要尽可能的将这个精神动力维持下去,直到大唐走上真正的复兴。

    如果李纯是一个既没有野心又才能平庸的皇帝,那么或许对李诵带来的这种无言的庇护会非常的欢迎。

    借助父皇留下的东西,老老实实的维护唐帝国,老老实实的维护发展,安安稳稳的做上二十年的皇帝,大唐进入正轨,等到儿孙长大,将复兴之路上的唐帝国的交给自己的儿孙,也未尝不可。

    但是,李纯是什么人?平庸,安逸,可不是李纯的人生标签!胸怀远大,气吞四海,才是郭戎认为合适的李纯的性格标签。

    昔日郭戎为了减小李诵、李纯父子之间的关系,减小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故意甩出了一张轮廓上的世界地图,并且对各地做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而郭戎这一个无心之举,更是为李纯打开了一扇想象不到的视野,为李纯插上了一副梦想和野心翅膀,使得李纯的心变得更大,胸怀也更加的宽广。

    这样一个自认为应该胸怀四海,手握八荒的李纯,怎么可能甘心情愿的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