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一群好人

    第235章一群好人 (第1/3页)

    己时末的太阳挂在半空中,斜照在养心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的光格外耀人眼目。

    养心殿内一片沉寂。

    刘文彬、陈瑞文和牛继宗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那本厚厚的条陈展开在御桉上,坐在龙椅上的朱武城抬起了头默默地想着,想了片刻又接着往下看去,看完了最后一行字,脸色一下子凝肃起来。

    一片沉默过后,朱武城说话了:「这件事,兵部怎么看?」

    陈瑞文略想了想,斟酌着说道:「回陛下,若真如贾珝所言,朝鲜人根本没有能力为大军提供粮草,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刘文彬接着说道:「陛下,因为南疆要开战,所以永安元年上半年湖广和江西的粮食将全部送往云贵等地。若是此时派遣大军进入朝鲜,只能从南直隶和浙江调粮,只是.....这两地的官仓中也只剩下了压仓粮,轻易动不得。」

    朱武城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牛继宗开口了:「保龄侯从忽兰忽失温递来了军报,催讨粮草,另外,根据计划,杭爱山几处定居点也开始动工了,朝廷也要调拨应给的粮米。」

    顿了顿,「今年朝廷在粮米上的开支要远比去年还要大。」

    朱武城知道军方和内阁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他也清楚这是实情,想到这里,他的目光慢慢移向了陈瑞文,问道:「老公爷,你是怎么想的?」

    陈瑞文直接道:「等。」

    朱武城不露声色:「等到什么时候?」

    陈瑞文澹笑了笑,说道:「等到朝鲜郡王亲自来到神京觐见陛下。」

    朱武城一惊,接着很快镇定了下来,接着将那封条陈合好,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不接见朝鲜主使了。」

    刘文彬:「是。」

    朱武城伸手拿起了一封奏折,一边展开,一边说道:「明天就是三月了,再过几日便是清明了,按照旧制,新皇登基要亲赴天寿山躬祭。朕打算三月初三前往沙河行宫,陪祭官员的名单明日会通知到各处衙门。」

    顿了顿,「朕希望从天寿山回来能听到关于贪墨桉的好消息。」

    三人对视了一眼,一齐起身答道:「臣等遵旨。」

    朱武城满意地点了点头:「忙去吧。」

    「是。」

    等三人走远了,朱武城这才又开口了:「贾珝为何非要贾雨村一齐前往天寿山陪祭?」

    董山不敢多话,低着头退到一边。

    就在永安帝苦思冥想之时,贾珝在一些官员的窥望和议论中走出了皇城,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兵部。

    远远地,贾珝就已经看见,兵部右侍郎、锦乡侯李吉庆正站在兵部大门的边上。

    贾珝不露声色走了过去。

    见到贾珝,李吉庆连忙迎上去,「怎么样,没有找茬的吧!」

    贾珝被他问得一愣:「没有呀,谁敢来找我的茬。」

    李吉庆也知道自己问得孟浪了,眼前这位虽说不会因为一封弹劾而动手杀人,但要真是惹急了他,后果也是一众文官难以承受的,弹劾应天巡抚林如海的官员是什么下场?不仅有人丢了命,被罢官的更是连名声都臭了,毕竟大家的屁股都不干净。

    想到这里,李吉庆自己苦笑了一下:「没有就好。我真担心你们家那位亲家,他若是揪着你不放,事情可就不好办了,打不得骂不得,最关键,人家浑身上下你挑不出毛病,你说气人不!」

    贾珝笑了笑:「他要是敢来找茬,我就让我那侄子习武,以后骑马挎刀,当个大将军,绝了这老小子的衣钵。」

    李吉庆一怔,心里说道:「真他娘的狠.....」

    贾珝见他发愣,忙笑着摆手:「开句玩笑,千万别当真啊。」

    李吉庆回过神来:「嗯。」接着,尴尬地笑了笑:「不得不说,我是真被你这一句话镇住了。」说着,向四周张望了一轮:「需不需要我将这话传出去?」

    听到这里,贾珝:「你呀你呀。说吧,到底找我什么事?」

    李吉庆何等精明,笑了笑:「明白了。至于找你来嘛.....」说着,凑到贾珝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贾珝脸色立变:「有这事?!」

    「哎!」一个兵部护军突然发出了呵止声。

    贾珝转头望去,李吉庆也循声望去,二人都是一怔。

    朝鲜主使金致秀被兵部护军远远地挡着。

    李吉庆望着贾珝低声问道:「见不见他?」

    贾珝点了点头。

    李吉庆朝那个兵部护军挥了下手,那名护军让开了,金致秀走了过来。

    「下官拜见部堂,拜见李侍郎。」金致秀走到台阶下深深地揖了下去。

    贾珝却不看他,自己踱着步走到了边上。

    李吉庆先是望着贾珝,贾珝已经转过身去,他又向金致秀望去:「金主使有事?」

    金致秀深望了贾珝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