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太监了

    第238章太监了 (第1/3页)

    永安元年的上陵躬祭,祭祀的仪式更加隆重。

    祭祀的道场由奉安殿改在了圣祖皇帝朱文圭陵宫陵恩殿,陵恩殿是彷照奉天殿修建,是天寿山皇陵中等级最高的建筑。

    大殿的大门开着,幡罗旗盖从殿门分作两行沿着跸道一直排到远方的禁门。

    禁门外列满了迎接帝后的官员队列,正中是以大宗正淮南王朱训坤为首的宗室王爷,两边是陪祭的文武官员。

    天空中下起了小雨,众官员却一个个肃然而立,鸦雀无声。

    突然,三声清脆的静鞭挥碎了僵冷的沉静,接着沙沙的脚步声带着地面的震动传来了。

    十二面龙旗和十二盏宫灯,跟在龙旗后面的是迈着整齐有力步伐的一列列举着金钺、卧瓜、立瓜、钺斧等仪仗的锦衣校尉,接着是捧执御物的太监,一队队过完后,隆隆的车轮声,朱武城的龙撵缓缓行来,

    淮南王朱训坤跨前一步,高声喊道:「跪迎!」

    所有官员都黑压压地跪了下来.....

    .............

    李家峪位于沙河东北向八九里,村上的数百户人家大部分都躲进了沙河,整个村落空荡荡,今日突然来了一大波人,不仅凶神恶煞,而且个个带刀,好些凑热闹的百姓全部挨了打,这会子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

    孙绍祖的家丁正坐在一户人家的院子中,周围数十名挎刀护卫,眼中都透着杀气,恶狠狠地望着地上的两名老人,可怜这两名老人胳膊和腿都被打折了,人已经昏死了过去。

    这时一名护卫提着一桶水噼头向两名老人泼去。

    看着醒过来的两名老人,那家丁恶狠狠道:「快说!人被你们藏到哪里去了?」

    他在这个村中发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虽说姿色一般,但肯定会让孙绍祖更满意,谁知自己回去一趟人就不见了,这让他如何回去交代?

    那名老妇人已经奄奄一息,不能说话了,那老汉气息微弱:「老、老爷.....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那家丁笑了:「好!你让老子交不了差,老子就拿你们的命去交差。来!」

    这时,一名护卫跑了进来,兴奋道:「找,找到了!他娘的,竟然藏在了那小娘们的家中。」

    「哦?」

    那家丁愣住了,接着长长松了一口气,孙绍祖的为人他太清楚了,若是没将那对双胞胎姐妹带回去,等待自己的将是非常残酷的折磨。

    「她们人呢?带来了吗?」

    「为了避免麻烦,直接塞进了马车里。」

    家丁大喜:「好!咱们现在就走,尽量天黑前赶到天寿山大营。」

    顿了顿,「将这两个老东西带走处理了。」

    .............

    夜色深沉,一轮弯月挂在夜空中,一队挎刀禁军军卒换下原来守护寝宫的禁军,在宫门两侧列开。

    一队队执枪挎刀禁军沿着天寿山行宫寝宫巡弋。

    正在此时,一只灯笼照着三个人向寝宫走来。….

    值哨军官喝问:「谁?」

    来人走近,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董山带着两个大太监。

    那军官连忙上前请安:「董总管!」

    董山:「没事吧?」

    那军官:「回总管,一切正常,寝宫周边加了巡哨,钟鼓楼那边按照忠武侯的意思派了岗哨。」

    「几个人?」

    「两人。」

    董山眉一皱,这时那军官忙说道:「每隔一炷香便有巡哨前去检查,不会出事。」

    「嗯。」

    董山放下心来,

    「好好当差,把各处都看紧点!」

    「是。」

    董山点了点头,带着两个大太监走进了寝宫。

    寝宫内灯火通明,朱武城端坐在书桉前。

    董山这时走了过来,从铜盆里绞出一块面巾双手递给朱武城:「陛下,夜很深了,您该歇着了。」

    朱武城突然手一挥,站起身,望向殿外:「朕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董山沉默了。

    「皇后安否?」

    「回陛下。」董山立刻答道:「娘娘吃了药,已经安歇了。」

    朱武城点了点头,皇后本就身子不大好,又连赶了两日的路,今日祭祖之时天降大雨,黄昏后就起了烧,再加上陵宫内失踪了几个小宦官,这让他心头蒙上了一丝阴影。

    「贾珝呢?」朱武城又问道。

    董山:「回陛下,忠武侯正带着禁军和锐士营的军将们巡视各处岗哨,寝宫这边也临时加了岗哨和巡哨。」

    朱武城点了点头。

    「不是奴才替忠武侯说话,且不说有贵妃娘娘这层关系,就是这样用心,可见他心中还是有陛下,忠于陛下的。」

    「这倒是。」朱武城还是望着殿外:「先皇以前十分宠信蜀王,朕事事被压一头,母后又去世的早,没有兄弟姐妹,除了你还能说两句真心话,其他人都靠不住。谁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