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治理灾害众人献计

    第三十一章 治理灾害众人献计 (第1/3页)

    用完晚膳回去的路上,姜妤听道与那兑换银票的状元叫裴妄。

    回到寝室,姜妤往床上一躺。“快休息快休息。”

    黄明华跟着往床榻上一倒:“这么紧迫,真是一刻都不让人休息。”

    “你想做什么官啊?朝中女官不容易。现在很少有女子想要考功名。”

    黄明华听到这个话题顿时兴奋起来,一个机灵翻身坐起深情注视姜妤道:“你是问我的初级目标还是终极目标啊?”

    “呦,分的这么细致啊。”

    “当然喽,初级目标嘛,就是要当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从基层做起也行,哪怕苦点累点也没什么。”

    黄明华说这些的时候仿佛眼里放光:“终极目标嘛,就是当一个比我爹还要大的官。”

    姜妤惊叹:“有志气啊,比你爹官职还大的官可没有多少。”

    “嘿嘿。”黄明华笑笑:“谁让我爹老说我没用的,他以后的侯位要继承给我哥,我偏要自己考取功名证明我比我哥强!”

    “好,祝你成功。”

    “那是。”

    酋时一刻,众人到广场上聚集起来。

    夏季的天色,太阳落山晚。

    到现在还天光大亮,却不会让人感到热的烦躁。

    广场中间有一座大大的石碑。据说是渊源流传下来的,上面刻着“心怀天下,品学立世。”

    这是每个博雅学院出去的学子都要铭记于心的。

    待所有人站好,先生终于露面了。众人都看着这个传说中的老者。

    虽说上了年纪却走路说话一点都不磕绊,“各位从各个城池的层层选拔中出来非常不容易,一直到今天。首先我要对各位发出道贺的声音。十载寒窗业己成,远携书剑入蓬瀛。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这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和祝愿。”

    所有人悉心听着先生的话语。

    “相比各位京城的学子最近也听到了淮州水患和汝宁干旱的问题,而淮州和汝宁考来的人也都设身处地的体会过百姓的水生火热。各位都是有才学的人,现在大家不妨与我探讨一下,对于此事各位的看法。”

    下面的人群开始叽叽喳喳的探讨起来。

    “安静!”管教大声道。

    先生道:“大家不必商讨,有什么想法直接说与我听便好。”

    “先生,我有一言。”

    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那个对校服过敏的萧成儒。

    “说。”

    “先辈们基本采用的都是“疏通为主,围堵为辅”的策略,比如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沿着低洼的地势,动用大量人力开挖河道,让河流沿着既定水道顺势进入大海。此计可以用在淮州水患上。”

    先生听了点点头:“很好,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懂得取先辈的经验运用到这里,剩下的人呢?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先生。”人群中又有人举手。

    “说。”

    “据我了解,淮州之前的发展较快,百姓人数每年递增。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