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内政多坎坷 第八十八章 交广之地已割据

    两朝内政多坎坷 第八十八章 交广之地已割据 (第3/3页)

理位置颇为重要,位于长江上游。北连荆州,南连交广。”

    “交州广州如今情况如何?”韦然自然明白萧义不会随便谈论交广两地,故而发问道。

    “越王萧咨,交王萧彻,之前曾有书信给予小王,让小王和他们结成攻守同盟。”萧义说完之后,便取出一封书信交与韦然。

    韦然细细看完书信,越看越是心惊,随后问道:“湘王为何不早报朝廷?”

    原来交广两地远离朝廷中枢,又是汉族和少数名族混居之地。故而在建康之变中,交王萧彻,越王萧咨均选择了明哲保身,坐看萧炬和萧峦争斗。

    同时两人又打着匡扶宗室的名号,征募兵勇,储备粮食。交州刺史李贲,广州刺史胡期已经均被两王架空,交广两地俨然成为了两王的小朝廷。

    萧炬力推土断之法,传至交广之时,萧咨,萧彻两人皆不愿遵从。由于湘州是通往交广两州的必经之路,故而两人托书给萧义,让其若见朝廷使者,务必要第一时间告知。

    所谓攻守同盟,就是三王挟南方之地以自重,三州之地拥兵数十万,足以对抗朝廷。

    “湘王如何看待此事?”韦然放下书信,开始试探萧义的态度。

    萧义则是叹了口气说道:“小王在湘州力推土断之法,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如今交州和广州不推土断,小王已经探查到,有部分士族已经和交广两地取得了联系,若是秦公不至,小王都不知如何为之。”

    “湘王的意思是,极有可能兵变?”韦然恍然道。

    “正是如此,小王虽然在长沙经营数年,但是身边精锐大多战死于建康城外,实力大减,如今才过去月余,小王虽就任湘州刺史,但是未免陛下生疑,故而不敢过多招募兵勇。”

    萧义处境其实极为尴尬,他本是支持萧峦,后投奔萧炬。虽然被萧炬委以重任,但是不敢自担从龙之功,故而在湘州小心谨慎,生怕萧炬起疑。

    萧彻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故而才向萧义抛出了橄榄枝,幸而萧义为人并无大志,只想保住一时富贵,故而一直推诿。

    韦然默默的将书信还给萧义,随后说道:“湘王先回去休息吧,此时容本公三思。交广两地地形复杂,番禺城高池深,龙编地形复杂,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如果妄动干戈,于朝廷极为不利。待我与幕僚商议之后,再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