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百万兵马而无一军可用

    第三十一章 百万兵马而无一军可用 (第2/3页)



    总而言之、这个叫做郑宗周的山东御史,对国事很关心,对兵事的研究也不错,只是有些纸上谈兵,一些想法不切实际。

    不过、就兵事而言,他算是说出了一些实情。

    京营实数应该十五万一千,结果这郑宗周说京营只有十二万人,十二万人更是只能勉强守备,做不到大军野战。

    至于边镇,眼下辽兵被熊廷弼整治后,只有不到十六万人了,但其中属于辽镇的人马确实只有八万二千,其他都是客军。

    但关于辽镇军饷的事情他确实说少了,辽镇那八万二千人的军饷不是五十二万,而是增加到了百万之巨。

    至于九边军饷,嘉靖十年到如今,九十年过去了,军饷从六百八十万涨起来也正常,倒不至于有他所说的四千余万两。

    眼下九边军饷,每年即九百多万两左右,九边数十万人马,每年又要吃掉上千万石粮食,上千万束草料。

    总的算下来,单单九边的军费开支,就占据了明朝财政支出的60%。

    这已经是十分可怕的比例了,要知道明初朱元璋覆灭北元的时候,财政支出也不过30%左右。

    当然、那个时候是因为全国卫所的军屯,每年能上交朝廷三千多万石粮食。

    然而从嘉靖年间起,卫所不仅不能上交朝廷粮食,反而还需要朝廷补贴。

    崩坏的卫所制,让明朝的财政进一步的枯竭。

    郑宗周所说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朱由检只能先从御马监开始改变。

    因此他合上了奏疏,对朱由检说道:

    “臣弟打算在西直门外弄一个收容宣府、蓟辽、辽东遗孤的卫所。”

    “想让国子监的一些学子前往教授他们读书写字,至于他们的亲人,则是御马监和皇庄安排分发耕牛和土地。”

    “臣弟算过了,眼下御马监的田地两百一十五万亩,草场四十二万,匀些土地给他们,也是按照六四收取田赋,日子过得总比边镇好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