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抵达燕山大营

    第五十五章 抵达燕山大营 (第2/3页)

,看卫星地图。

    这一世记性好了些后,让他对东亚的地理、地形都比较了解。

    兵书上的一些行军难题,在他看来并不难理解。

    他更苦恼的,是关于扎营、战阵之间的细节操作。

    扎营是古代行军必须要学,更是要重点学的一门学问,怎么扎营,怎么在狭小的军营内调动大军有条不紊,这都是一门学问。

    这是1620年,没有电话、手机给他,也不是玩游戏,他不可能掌握手下人马的一切。

    在这个时代,只有根据对麾下兵马的了解,做出相应的推演判断,才能控制战场局势。

    如萨尔浒之战的杨镐,他透露给努尔哈赤的情报明明是假情报,结果努尔哈赤却掌握了他的真情报。

    杨镐明明提前三天行军,并且定下的行军路线和成化犁庭时相差不多,但所有情报都被泄露。

    这是杨镐不明白民间尽是努尔哈赤眼线,更不明白手下四支人马质量不同的结果。

    尤其是李如柏部,在杨镐看来,李如柏加贺世贤,怎么看都是主力部队。

    但他完全没想到一点,那就是李如柏的军队是才接手不久的前任总兵部队,根本不是他李家的嫡系。

    结果就是其他三支人马还能和后金打一打,到李如柏这里,哪怕他和贺世贤呵斥大军,结果大军该乱还是乱,着实丢脸。

    为将者如果不能掌握自己手下人马的兵员素质,不考虑将领与兵马的磨合,那么战败是一定的。

    朱由检将这句话写在了《李卫公兵法》的首页,每次翻阅这兵书前都要看一遍。

    他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书,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天空中的雪还在一点点的飘下,将原本进入深秋后,一片空旷,满是荒草的河北大地给染成了雪白。

    如银装素裹的燕山一点点从地平线拔地而起,大军在午时便已经行军三十里了,简单的埋锅造饭、休整之后,继续踏上了征途。

    或许是有了赏钱的激励,今日羽林三卫行军的速度很快,不到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