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争锋相对

    第九十八章 争锋相对 (第3/3页)

淮安府邳州县武河镇的茂才杨路入宫亲口说出淮北大饥的真相!”

    杨涟转身对朱由校作辑行礼,声音隆隆。

    至于朱由校、他喜怒不露于面,只是微微颔首道:“准”

    见状、旁边服侍的王安就命人前往东华门,要接杨路等人入宫。

    不知怎么的、这一刻的朱由校,便是朱由检自己都有些害怕面对他。

    不过当朱由校才反应过来,看到朱由检沉默的模样后,便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

    “吾不是在恼怒弟弟,而是在恼怒这朝堂闹剧罢了。”

    “那就好……”朱由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而朱由校见状也笑了笑,随后转头的瞬间脸色再度恢复了平澹。

    朱由检看着这一切、只能在心底叹气道:

    “自己那个皇祖父,教授帝王之术上,还真的教的不错。”

    “只可惜、他自己怎么办不把这些事情摆平,反而留给我们了……”

    长叹一口气,朱由检便把注意力放到了文华殿之上。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脑中飞快的转动着,想要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倒是朱由校、不喜怒于色也就罢了,反而拿起那些弹劾东林党的奏疏,一本本的翻阅了起来。

    只是这样的平静维持了没多久,就在值守太监的唱声下被打破了。

    “南直隶淮安府邳州县武河镇的茂才杨路杨功成请求入殿……”

    “准!”朱由校啪的一声合上奏疏,而这个时候、百官们也纷纷看向了文华殿门口。

    只见换了一身绸衣道袍的杨路走进了文华殿内。

    道袍、这是明朝中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形制的宽松日常服饰,大多士子基本都穿着道袍,头戴四方平定巾,而杨路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秀才,尽管在地方上或许算是有些功名,但在这遍地都是六品以上官员的文华殿中,他显得十分紧张、局促。

    朱由检没有办法、毕竟杨路是自己的人带出来的,因此对他道:

    “茂才杨功成、你说你是淮北逃难出来的,可有凭证?”

    朱由检的话实际上只不过起到了一个点破的作用,因为百官都不傻,当他们看到杨路的时候就知道,杨路可能真的是从淮北逃难出来的。

    无他、明代秀才拥有免役等诸多特权,常人只要中了秀才,就免户内二丁差役,并且享受一定的免粮特权。

    寻常秀才只需要这两个特权,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半脱产。

    因此来说、秀才的形象大多是不错的。

    可眼下的杨路、面容枯藁,脸颊眼窝凹陷发黑,显然是大病一场、甚至饿了很长时间的模样。

    但这样的形象,如果说杨路是从淮北逃难出来的,并且以他秀才的地位都这么凄惨,那么难以想象普通的百姓是怎样的凄凉。

    百官默不作声,杨路见殿上坐着一个少年,便知道坐着的是当今万岁,站着的就是当今万岁唯一的弟弟,五殿下朱由检。

    进宫前,陆文昭和沉炼已经告诉了他,如果五殿下问他什么,他就老实回答就行。

    可以不相信文官和杨涟、但必须相信五殿下,不然他一家都很难活下去。

    杨路也知道、曝光了淮北大饥的事情,他必须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杨涟不够资格,只有朱由检才能保住他。

    想到这里、杨路便作辑道:

    “臣南直隶淮安府邳州县武河镇的茂才杨路杨功成、参拜万岁、万岁圣躬安,五殿下千岁……”

    “好了……”朱由校表情冷漠开口道:

    “杨路、说说吧,你在淮北到底看到了什么,淮北是否大饥。”

    “回禀万岁!”杨路这一刻、忽的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奴婢饿死、长子与儿媳也是如此。

    回想起长子找不到粮食后,宁愿饿死自己和儿媳,并死在路旁时的画面,杨路鼻尖瞬间发酸、眼眶泛红道:

    “万岁啊!淮北何止是大饥啊!早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

    “哗”当杨路开口、所有百官,尤其是无党派的官员纷纷心中震撼,而东林党大部分都是激动,为了权力,只有少部分如杨涟、左光斗之辈愤怒。

    那齐楚浙宣昆五党官员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由一个动作,就不难看出、什么人是碌碌无为,什么人是贪恋权势,什么人是草管人命,什么人才是为国为民。

    偌大朝堂、上百官员之中,能摆出愤怒表情的,只有刘一燝、韩爌、杨涟、左光斗、黄尊素等寥寥十数人能摆出这样的愤怒表情。

    这十几个人中都是好官吗?也不一定。

    真正的好官万里挑一,一个王朝不可能要求所有官员都是好官,如果都是好官,那么就不会有王朝无三百年国运之说了。

    “记住这些表情,怒者不一定是好官,但却一定是干吏,碌碌无为者有可能廉洁,却对天下来说不是好事……”

    在朱由检看着百官表情的时候,好皇兄忽的小声开口,而朱由检听到后下意识点了点头。

    他曾经的经历告诉过他,越是又能力的人就是越是有权力,越是有权力,追捧他的人就越多,收到的钱就越多。

    金钱和权力无法分割,而大多数人在面对大笔资金的情况下都很难说不。

    受贿了,百姓让你下台,天下少了一个有能力的官、但同时也少了一个贪取百姓钱财的贪官。

    一个没人对你行贿的官,绝大部分都是碌碌无为的无能之辈、只有少数几人能干些事情。

    尽管百姓会觉得他是清官而拥护他,但没人对他行贿、只能证明他的权力不够大能力不够强。

    如果一个天下没有任何人向官员行贿,也只能证明不是天下的官员们全都品行端正作风优良,而是百姓们安居乐业、都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需要通过送礼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而这种的风气,所代表的就是这个天下、这个朝廷的官员们碌碌无为,百姓们没有向其行贿的必要。

    官员是不可能不贪腐的,哪怕朝廷给他们再多的俸禄,他们还是会想着不够,还想再多要点。

    黄河水与长江水,不论浑浊、只要能滋养百姓便是良水,需要整治的只有浑浊而霍乱,清澈而有毒的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