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收复朵甘

    第两百五十九章 收复朵甘 (第2/3页)

量也不过两千多头,羊的数量也不过三万多,马匹也只有九千多匹。

    这样说上去好像很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贵族们的,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其中的十分之一罢了。

    二千两银子的年俸虽然看上去不多,但迁入内地之后,这笔银子能让他享受的生活比现在的生活更好。

    另外、那一万亩牧场也足够保持他一部分牛羊马匹。

    因此无论怎么看,放弃只有两千游勇散兵的兵权,去接受大明的调任,显然是一个明智之举。

    刺卜尔都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其他的头领自然得到的利益就更大了。

    因此这种时候,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心动的状态。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下面小贵族的去处。

    不过当他们继续看下去的时候,这才发现朱由检连小贵族都给安排了去处。

    他们会成为大明的游击将军,正四品官职,每人八百两的年俸,以及四百亩耕地,或者四千亩草场。

    每个头领下面,都有五个名额,也就是说二十六部蒙藏头领,可以带回去一百三十个游击将军的名额。

    这么一来、就代表朱由检需要拿出近八万亩耕地,或者近八十万草场,以及每年近十六万两银子来安抚他们。

    这咋一看很不划算,但用这么点东西来交换青海的所有权,朱由检并不觉得亏本。

    说白了,这点东西也就是市舶司半年不到的岁入罢了。

    用这点东西来换朵甘十几万牧民和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无疑十分划算。

    “如何?”

    朱由检看着会厅内众多朵甘头领,兴致勃勃的询问,而众人见状,虽然很想答应,但还是忍住了诱惑,作揖道:

    “殿下、请容许我等回去与部众商议。”

    “这是自然。”听到不仅仅是藏族二十二部同意,连被他视为敌人的四部蒙古部落也同意后,朱由检有些高兴。

    “好了、孤公务繁忙,宴会就由曹总兵和孙总兵陪同吧,诸位请尽兴之后好好考虑便是。”

    “殿下劳心,我等惭愧……”

    朱由检起身示意要走,而二十六部的蒙藏头领也纷纷作揖致歉。

    “文诏、守法,好好替我招待诸位。”

    “是!”

    交代一句,朱由检就离开了会厅,而孙传庭也紧随其后离开。

    在他们离开后,曹文诏和孙守法带着这二十六部头领和他们带来的数百护卫在会厅开始吃吃喝喝。

    只是相比较他们,朱由检带着孙传庭返回后院后,则是询问道:

    “你认为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会同意?”

    “大概九成……”孙传庭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并接着说道:

    “参与过湟中三捷的大部分部落都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我明军两万屯兵于此地,他们不敢不从。”

    “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靠近乌斯藏的那三个部落。”

    孙传庭诉说着自己的猜想,而他的猜想和朱由检所想的差不多。

    实际上在朱由检看来,青藏的问题十分简单,甚至不用上直出手,只需要扩充朵甘营,将朵甘营人数扩大到九个营的数量,就足够收复青藏。

    如果用朵甘营出兵,那么完全可以用边牧边战的方式打下整个青藏,因为眼下青藏之上的势力着实太弱了。

    整个青藏能拉出来的,也不过就是几万皮甲和无甲的藏兵,有铁甲的恐怕连三千人都拉不出来。

    这也就导致了,固始汗在历史上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大半个青藏。

    固始汗的实力,充其量也就和火落赤差不多,甚至比不上素囊。

    朱由检都不准备亲自出手,他只需要安稳了朵甘,随后扩充朵甘十营,再派曹文诏或者秦邦屏等人出征就足够了。

    现在看来、安稳朵甘的难度远远比他想的要轻松。

    大部分头领都已经心动了,因为他们没有想和明军动手的想法。

    哪怕是二十六部之中,生活在大小金川的三部土司。

    毕竟此刻的三部可没有资金和时间来修建碉堡,再说眼下的明军也不是乾隆年间的废物绿营。

    清朝打大小金川难打,是因为当地修建了大量碉堡,加上突袭战术才导致的。

    不过乾隆时期的清军……

    朱由检估计把现在已经被他打残的努尔哈赤、黄台吉,和剩下的一群人丢过去,只要有火炮,他们都能把准噶尔、大小金川打爆数次,更别提所谓的廓尔喀(尼泊尔)了。

    这不是他瞧不起清朝,而是清朝横向对比的武力巅峰,实际上就是在黄台吉指挥的松锦之战那段时间。

    有火炮、马步兵也是世界一流水准,将领的素质和谋略,以及统治者的政治手段更不用说。

    所谓强横的索伦兵,此刻正被阿敏当副本刷。

    这样对比下来,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小金川在朱由检面前这么听话了。

    “收复朵甘,用高原的藏兵再训练七营兵马,之后我准备让曹文诏领兵进攻乌斯藏,你怎么认为?”

    感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朱由检开始追问起孙传庭对乌斯藏的看法。

    对此、孙传庭也是沉默了片刻,思考过后才回答道:

    “曹总兵领兵十营讨伐乌斯藏,下官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就是觉得或许他无法节制十营兵马,给他十营兵马,反倒不如给他五营兵马能打的好。”

    孙传庭说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文诏没有节制三万大军的能力。

    与其给曹文诏十营三万兵马,倒不如五营一万五千多兵马能打得出色。

    这点、或许是他从复套之战中看出来的。

    曹文诏为人的性格暴躁,没有那么多小心思,这也就代表他很容易受到埋伏和冲动。

    作为统帅,冲动的性格是一个缺陷,而作为一个先锋,冲动虽然也是缺陷,但不太可能会害死三军。

    “你的意思是,让秦邦屏节制曹文诏?”

    朱由检试探性询问,而孙传庭欲言又止,最后只能硬着头皮道:

    “便是秦都督,恐怕也不能很好的指挥十营……”

    “……”听到这话,朱由检沉默了。

    指挥十营和节制三营是两个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