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兴大案治大腐

    第三百四十八章 兴大案治大腐 (第2/3页)

,按照我朝的需求,带来了殿下您所说的大白猪和夏尔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牲畜。”

    陆文昭说着,而朱由检也忍不住的点头。

    大白猪是培育大约克夏猪的重要猪种,这点对于前世扶贫,经常去贫困户家里充当兽医的朱由检来说十分熟悉。

    英国本土大白猪,公猪成年体重可达五百斤左右,母猪可达四百斤左右,而大明的本土猪种中,最大的公猪体重不过四百斤不到,母猪不过三百斤不到。

    大白猪一旦选种培育成功,完全可以培育出后世的大约克夏猪,而大约克夏猪的公猪成年体重可达六百多斤,母猪可达五百多斤。

    引进大白猪来培育,是解决民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毕竟眼下大明酒课司各地酒场的酿酒残渣可以直接充当饲料。

    只要官府推进培育,按照一头大白种猪可以配二十五头母猪,一年可以生产两次,每次八到十崽的速度来说。

    一百头大白种猪加上大明本土的两千五百头育肥母猪,完全可以在一年内将杂交猪繁衍到四万头以上,这就是大白种猪的优点。

    只要有充足的母猪,官府完全可以在几年内就让杂交猪在大明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朱由检眼下什么都不缺,遍布天下两京十七省的皇庄和官场有三百多万头育肥猪,现在他缺的只有大白种猪。

    至于夏尔马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挽用马,极限可以拉动八千多斤的货物,肩高在五尺五左右,体重在一千四百斤到一千八百斤。

    作为种马来说,完全可以用来改善大明的挽马质量,哪怕第二代马种只有夏尔马一半的能力,也能对大明的农业起到不小的帮助。

    不过相比较猪来说,挽马的引进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不提配种次数,单单育种的崽数,大白猪可谓一骑绝尘。

    不仅是夏尔马,还有其他几种大型肉牛、奶牛也是一样,朱由检知道它们的引进和推广是快不起来的。

    只是对于朱由检来说,他还有漫长的时间来调整国策,改善民生。

    引进可以引进的物种,哪怕需要花费十几年,二十几年,才能让这些物种遍布大明,那也是值得的。

    眼下限制大明的,实际上就是生产力。

    夏尔马如果由官府推广,那虽然不如大白猪,但十几年的时间,也能以眼下官场上百万挽马的数量来发展到数百万头。

    这样的速度并不慢,按照三年成熟一批来说,十五年的时间可以完全成熟五批,而夏尔马作为种马需要不断引进,官场的数十万母马还等着它们。

    朱由检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只要夏尔马能推广进入农业市场,那么大明的农业产能就能提高许多。

    户部已经算过了,眼下的大明人均耕地是六亩,而这个人均是需要细分的。

    底层百姓分为两京十三省内、外,两京十三省的普通底层百姓手中一般只有一到三亩地,而两京十三省外的百姓,人均握有五到二十亩地。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大的贫富差距,如果朝廷不管,那么两京十三省的百姓只会越来越穷。

    朱由检记得很清楚,眼下旧港、交趾、小西洋、琉球府、泰宁三府、瀛洲等地的大明百姓人口加起来不足八百万人,而耕地数量是九千四百多万亩。

    反观大明传统两京十三省加上河西、辽东后,纸面人口数量达到了一亿零九百多万人,耕地数量七亿四千多万亩。

    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七亿四千多万亩里,士绅豪强占据了一大半的土地,百姓最高的人均也不过三亩。

    “两京一十八省……”

    朱由检轻声呢喃着大明的疆域,心里很清楚,大明眼下急需释放人口。

    眼下只是第一波旱情,波及的地方大部分还是北方,如果等第二波旱情降临,南方也遭受波及的话,东南一省人口顶的上北方三四个省份,仅凭朝廷的力量也很难救援过来。

    “兴大案,迁百姓……”

    脑中闪过六个字的朱由检抬头看向陆文昭:“还有一件事呢?”

    “还有一件事就是建虏入冬以来调兵动作频频,显然是在防备我朝北伐。”陆文昭作揖回应,但朱由检并不在意建虏。

    眼下的建虏不过是皮藓之患,大明真正的敌人是天灾和内部的贪官污吏。

    如果没有这次贪官污吏贪墨赈灾粮,说不定朱由检来年都能组织扫北,把建虏平定了。

    眼下这群官员扯着他的后腿,攘外如果不安内,鬼知道他们会不会激起民变,弄出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来造大明的反。

    “告诉崔应元,给我好好的配合孙传庭巡抚天下,把那群拖后腿的官吏一个个的给我查出来!”

    朱由检有些发狠,毕竟在这个时代想要追查贪腐是比较困难的,金银流水这种东西就是一本账本,但凡一把大火,所谓的证据就没有了。

    三娘子案的把柄已经用了,陕西民变也用了,朱由检手里已经没有太多官员的罪证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官吏定禄》,把陋规收入给停下。

    只要停下陋规收入,新入官场的官吏几年内才会被污染暂且不提,那些已经习惯陋规收入,骄奢淫逸的贪官污吏绝对不会罢手。

    没有了“润笔”,没有了“陋规”,再出手收取银子就是贪污,而朱由检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人了。

    “殿下、虽说孙巡抚在巡抚天下,但两次大案牵扯如此多的人,想来各地的贪官污吏应该会收敛许多,这案子或许也不太好查。”

    陆文昭小心翼翼的说出自己的担忧,他很清楚自家殿下就是想兴大案来移民实边,充实国库。

    但以他的角度来看,两次大案已经弄死了这么多官吏,陕西民变的这场大案更是杀的北方三省人头滚滚。

    这种局面下,应该不会再有人站出来才对……

    “你太小看他们了!”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坦然自若的说道:

    “他们要是能把持住自己,也就不至于变成贪官污吏了,正因为他们把持不住自己,才会变成眼下这局面。”

    “如果他们真的能把持住倒也好了,赈灾事宜不会出什么问题,百姓能过一个好年,朝廷也一样。”

    “只是在孤看来,想要他们把持住自己,不亚于让登徒子坐怀不乱!”

    朱由检对大明朝这群贪官污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