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缅事宜》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缅事宜》 (第2/3页)

费用,然后又发了七十万两银子给其它受了灾害的府县。”

    “其次便是拨了九百万两银子给御马监来收购山西一省之地的矿山。”

    “九百万两银子……”听到这笔银子,朱由检轻嗤一声。

    曹化淳很清楚朱由检为什么会轻嗤,说白了,山西士绅手中的矿山价值或许高达上万万两银子。

    之所以朝廷支出了九百万两银子来买,是因为这群士绅豪强和山西地方官员只报上了九百万两银子的价值。

    九百万两价值的矿山,正常岁产价值百余万两,按照大明的税收,他们每年只需要交十万两银子。

    然而实际上,他们每年的产出高达数百万两银子,哪怕正常按照杂项和正税来交大概十比一的税银,也需要交四五十万两银子。

    这只是山西一省的真实矿税,而山西的矿税占据大明矿税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如大明士绅豪强老老实实的交税,仅仅矿税就能给大明贡献三百多万两税银。

    然而他们不老实,对大明上报的矿山总价值不过七千多万两,每年也只交四十几万的金银铜铁矿税。

    现在好了,他们不老实,那朱由检就装傻,朝廷就装傻。

    他们不是报矿税总价值四千多万两吗?那朝廷就按照这个价值来收矿。

    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山西,然后是南直隶、山东、江西、福建、广东这五个地方。

    等把这价值数万万两银子的所有矿搞到手,朝廷每年都能产出上千万两白银和上百万两黄金,以及数千万的铜。

    铁矿朱由检不准备全收,还是准备留给民间一些,避免国营矿山一家独大。

    因此在听到国帑还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后,朱由检先吩咐说道:

    “煤矿、铁矿,一些老实的矿主如果愿意接受朝廷勘探后定期交税,还是可以放过他们的。”

    “主要的还是金银铜矿。”朱由检说罢,走到了大殿主位坐下,王承恩和曹化淳也跟着走了过去。

    朱由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后才继续说道:

    “国帑既然还有一千五百万两,那就先发现银,粮食都存入御马监和五军都督府的粮仓内,没有我的令旨,除了哥哥开口外,谁也不能开。”

    “是……”二人躬身应下,而朱由检也询问道:“金铉和变蛟、鼎蛟怎么样了?”

    “三日前与军械局拨发的三十万勐火油,在东军都督府三营兵马的拱卫下,从天津港出发前往瀛洲南岛府了。”曹化淳回禀道:

    “另外杨布政使和吴布政使也各自乘船前往瀛洲,预计金铉他们二月中旬能抵达,两位布政使应该在三月初能抵达。”

    “嗯……”朱由检微微颌首,王承恩却开口提醒道:

    “殿下,旧港发来消息,徐主事抵达中山府,各国商人带来的六百匹大挽马只活下来了三百余匹,那上千头大白猪和数百头肉牛也都病死大半。”

    “还算正常的损耗。”朱由检挺满意的,并询问开口:“他们什么时候能抵达京城?”

    “徐主事已经带着各种牲畜北上,大概四月下旬能抵达天津港。”王承恩老实回禀。

    朱由检闻言站了起来,吩咐了一句:

    “抵达广东后,但凡有生病的牲畜都接上岸,官场好好培育。”

    “殿下放心,奴婢知道……”王承恩作揖回礼。

    “殿下!”

    好不容易聊完一些事情,陆文昭的声音响起,而他身后还跟着几张许久没见的面孔。

    “参见殿下……”

    跟着陆文昭走到朱由检面前,沉炼、陆显、陆修三人作揖行礼。

    “起来,别拘泥礼数。”见到三人回归,朱由检笑着将他们一一扶起,而陆文昭也笑着双手呈上一份地图:

    “殿下,这便是他们三人这些年来勘察出的缅甸地图,以及东吁的兵力,卑职已经让工匠按照地图制作沙盘了。”

    “好!”听到陆文昭的话,朱由检高兴的难以言表,只能对三人说道:

    “你们三人的功绩在这里放着,朝廷不会忘记。”说着他转头看向曹化淳:

    “上奏哥哥,授他们三人正三品上轻车都尉!”

    “奴婢领命……”曹化淳也是带着笑意作揖回礼,而朱由检则是拿着地图坐回了位置上,细细看了起来。

    东吁国的面积和大明的云贵面积相当,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三面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基本上是丘陵和山脉,东部为高原。

    靠近大明边境的地区都是高原地区,但只要明军有一个优势就是居高临下。

    从腾越八关出兵,只要击垮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进入大金沙江(尹洛瓦底江)冲积平原,这地方地势低平,也是中南半岛四大平原之一。

    拿下这里,再围剿其他地方的叛军,东吁转瞬可下。

    看完地势,朱由检看了一眼东吁的内政和情况。

    不得不说,尽管缅甸在和明朝的明缅战争中获取了孟养、木邦两块疆域,但由于缅族没有能力吞并同化各地的民族,导致明缅战争里,东吁被动的被内耗。

    自万历二十三年之后,东吁就已经失去了辉煌,只能自保于都城之内,卑谬、阿瓦、清迈等地相继宣布独立,缅甸各地再次陷于军阀割据的状态。

    万历二十六年,南掌也脱离了东吁的统治,同时暹罗国王纳黎萱联合东吁侯以及阿拉干王朝一同攻打东吁,东吁国王莽应里被杀。

    之后莽应龙的幼子良渊王占领以阿瓦为中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半壁河山。

    他死后,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又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特别是于并在万历十一年收复了被葡萄牙人占领的沙廉,从而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

    本来明军的对手会是阿那毕隆,不过在沉炼他们返回前夕,阿那毕隆病逝,而眼下继承他王位的,则是他隆。

    如果朱由检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他隆的能力还算不错,历史上他放弃了对外战争,致力于恢复东吁的国内经济,并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

    “得动手了……”

    想起这个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