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户籍制度和存折制度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户籍制度和存折制度 (第2/3页)

……”

    成德的话表面是在谦虚,但话里又何尝没有不满之意?

    他话中只有阁臣和尚书,也就是在他看来、内阁的阁臣和六部的尚书,也不过是一群倚老卖老,卖弄资历的旧官罢了。

    屋檐滴水是一瓦接一瓦,人才更迭是一代接一代。

    新官不算旧官的帐,资历再老的臣子,将来也是需要交职的。

    他暂且忍两年,等他熬了资历,当上尚书,入了内阁,到时候才是卖弄本事的时候。

    成德的话,基本和大部分燕山官员一样。

    他们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受到了新式的教育,就和旧式的官僚不一样了,也能更好地治理天下。

    这种想法,倒是颇有一种普通现代人以为自己来到古代就能大展宏图,虎踞一方的自信。

    不过理想化很好,但现实和理想往往截然相反。

    在朱由检看来,成德想要入阁,登临高位,执掌权柄,那还得看看他的能力够不够硬,能不能和洪承畴他们交手。

    尽管历史上他和金铉能力一般,但这个世界,他们却阴差阳错的入了燕山,练了一身本领。

    可即便如此,朱由检也不看好他们。

    且不提洪承畴、孙传庭,单单杨文岳和吴阿衡,卢象升这群人,成德就不一定能对付。

    不过……

    “官学司的事情,你好好办,多积累积累门生……”

    朱由检没有打击成德的自信,而是好言指点了起来。

    成德闻言当即眼前一亮,连忙作揖回礼:“谢殿下指点……”

    成德想到了张居正,因为当年张居正就是在国子监担任了几年教谕,培养了不少门生,然后才有资本入阁,和徐阶、高拱打擂台的。

    “下去吧……”

    朱由检拿起朱笔,头也不抬的摆了摆手,而成德见状,在唱礼后便怀揣高兴的心情退出了宫殿。

    他虽然没有在表面露出任何高兴的表情,但那心情和气氛,朱由检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

    成德离去,王承恩在门口看着他离去,末了他便走进殿内,对朱由检作揖:

    “殿下……”

    “你看他离去的时候高兴吗?”朱由检头也不抬的询问。

    “奴婢看……成侍郎十分高兴。”王承恩有问必答,而朱由检却也笑道:

    “让他高兴的办办事,对他态度上点心。”

    “奴婢领命……”王承恩点头颔首,心想下次见到成德,得让府上的人对他热切些,礼遇些。

    只是不等他想法落下,门口的锦衣卫却走进殿内,作揖道:

    “殿下,金融司李侍郎求见……”

    “传他进来!”听到是李长庚来了,朱由检便知道他应该是为了银行的事情前来。

    禀报的锦衣卫退下,一盏茶后李长庚便抱着厚厚的文册进了承运殿。

    礼仪性的山呼千岁后,李长庚才开口说道:

    “殿下,银行的事情,还有铸币局的事情已经梳理清楚了,眼下只需要殿下您下旨便可。”

    “说说看吧。”对于李长庚这种办实事的人,朱由检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说话,直白点把事情处理好比什么都重要。

    “下官建议,在原本的基础上,将贷款的事情暂时搁置,等银行站稳脚跟再开放贷款。”

    李长庚说着,紧接着解释了民间的钱庄主要以贷款为生,如果朝廷一开始就以贷款的身份插足,那么各地钱庄都会视银行为大敌。

    他建议暂时搁置贷款的事情,赶在元宵前后把银行开起来,然后使用朱由检所说的存折来每个月给士卒和官吏,御马监雇员发放俸禄。

    不过这个时期牵扯到了户籍制度,因此他的建议是先发放户籍证明,然后再用户籍证明来办理存折发放。

    整个流程很繁琐,一听就很难推广。

    对于户籍制度,朱由检或许最有发言权。

    别的制度他不敢照搬,但户籍制度他想要照搬的话,大明完全有能力复制。

    第三版蒸汽机的马力虽然不大,但压制硬纸户口本和存折都不成问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防伪手段,蒸汽液压机的压力把多重软纸压成一张,这个手段是民间没办法大规模仿制的。

    民间人力按压顶多合成十张纸,但蒸汽液压机可以液压二十张纸。

    这简单的一个手段就能防伪,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敢推行存折的原因。

    他将这些东西说给了李长庚听,甚至自己动手,用一个空白的奏疏画出了大致的户口本模样。

    总的来说和后世的差不多,表面用硬纸加猪皮包裹外层,然后里面的液压纸加上朝廷的染色技术和钢印,很简单的就能防伪。

    不排除民间有人能使用简单机械来液压二十张纸,但染色技术和钢印,加上身份数字都能很容易的追查到使用假证的人。

    存折也是用差不多的技术,因此朱由检一并都讲解给了李长庚。

    至于蒸汽机推广后,会不会用人用它来放置,这点朱由检也不会担心。

    蒸汽机还在更迭,另外银行对于异地取款也定下了相应的需求。

    总的来说、大明的银行,主要是建立用来发行新币,解决经济问题、贪腐问题同时,也为了解决火耗问题才建立的。

    目前来说,朝廷不需要它盈利,只要不亏本就行。

    李长庚听后大致了解了,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朱由检也准备用这次的户口来推广阿拉伯数字。

    身份号码基本和前世的差不多,按照前两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第三、四位数字表示所在府县的代码,第五、六位数字表示所在镇、乡的代码。

    至于第七至十四位数字则是表示出生年、月、日,第十五、十六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刑部的代码。

    第十七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而最后的第十八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十八位数字虽然长,但念习惯就差不多了,比路引要好用许多。”

    说到这里,朱由检笑了笑:“户口本推行后,路引制度可以稍微放宽一些,有助于民间商贸往来。”

    “殿下高见……”李长庚拍了个马屁,而朱由检没有回应,只是反问道:

    “眼下铸币局积累多少新币了?”

    朱由检的话让李长庚连忙作揖道:

    “目前并没有制造太多,一两面额的银币大平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