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秋佳节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秋佳节 (第2/3页)

由校承包一百多份。

    如果天灾人祸不断,那或许会像天启七、八年的时候一样,奏疏数量达到七百多份,但即便那样,三人承受的也不算多。

    朱由检自己有着把握,对于他来说,二百多份奏疏,顶多也就耗费他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罢了。

    相比他以前动辄六七个时辰的政务时间,这已经工作量已经很少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在经历了大半年每天处理五百多份奏疏的日子后,眼下只需要他处理一百多份奏疏,其中大半还是他感兴趣的工部,他顶多两个时辰解决所有奏疏。

    倒是对于最后的朱慈燃,似乎他的工作量从五百多份降低到了二百多份,他应该高兴才对。

    可问题在于,在今年六月以前,这些东西根本就和他毫无关系!

    二百多份奏疏,他得处理四个时辰才能行。

    另外,他爹还能去南京处理,他叔父还能在齐王府处理,而他……

    一时间,朱慈燃觉得十分憋屈,但由于自己是小辈,他也只能默默忍受。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我身为人父,为燃儿分担是理所应当的!”

    朱由校挺直了腰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是太上皇了。

    “唉……”

    看着朱由校父子的模样,朱由检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同时不免觉得自家这个大侄子有些可怜。

    不过,当他一想到自己的政务时间只有两个时辰后,所谓朱慈燃的可怜,立马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那就这么定下了。”

    由于不能留宿,因此朱由检也没打算久留,他看所有人都吃得差不多了,当即也起身作揖,在“告退声”中领着家人离去了。

    “弟弟慢些走,明日卯时我去找弟弟下棋!”

    “齐王叔慢走……”

    朱由校爽朗的笑着,连带着朱慈焴等人也笑着作揖告别。

    这样的场景下,所有人都抱着笑容,只有朱慈燃一脸贼眉鼠眼的在朱慈焴和朱慈炅的身上打量……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在朱由检他们走出皇宫的不久后,当一袭月影登上空中,远处数千里外的大理府太和县郊外的小院内,一个满头黑发的老者正在举杯对着苍山遥饮,清唱诗词。

    在这太和县,能与朱家兄弟联系起来的,只有杨涟一人。

    他举着酒杯,眺望高空明月,四周模样大变。

    曾经的低矮土墙变成了一面面当地白族石砌的石墙,这种墙没有用一点粘合的东西,纯粹是拼凑起来的,但却异常坚固。

    石墙内,曾经的三间小屋也变成了三进三出的九间屋子,而他杨涟则是身处后院,左右两侧分别是柴房和牛棚。

    牛棚里面,四头老黄牛和一头倔驴在低哞高呃。

    杨涟望着明月,脸上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但却笑容洋溢,从未觉得如此畅快。

    他在唱着汉赋唐诗,过了一会儿,一名年过三旬,身材有些匀称的男子端着盘子走进后院,他将盘子放在了杨涟靠着的石桌上。

    杨涟看去,盘内装着一个大大的月饼。

    “爹,娘让您切了月饼,家里人一起吃。”

    “好……”杨涟如老顽童般笑着,拿起旁边的刀,将月饼切成了六块。

    他正准备切下一刀的时候,男子拦住了他:“爹,大哥去京城做官了,家里只有七个人。”

    “嗯嗯……”经过提醒,杨涟记起了他那不愿苟安大理,追求名利的长子。

    “唉……”

    不知为什么,他叹了一口气,但很快,当他看向四周宅院的时候,又由衷高兴了起来。

    这些东西是他最大的财富,尽管它们不如杨涟家乡的老宅那么气派,但杨涟却为其感到自豪。

    家乡的老宅,那是祖辈赚来的,但这里的宅院,是他用双手赚来的。

    五年前,当云南大量人口迁移交趾、麓川之后,朝廷开始鼓励湖广、江西受灾的百姓迁移云南。

    由于思念,杨氏举家迁移到了大理府太和县。

    夫妻多年未见,杨涟自然高兴,但他更高兴的是,家中子嗣除了长子以外,其它四人都来了云南。

    他们来到之后,当地官府发给了四头耕牛和一头小驴,杨家子弟也在早已熟于农事的杨涟带领下,在大理一步步扎根。

    三年前,袁可立上台之后曾经废除了朝廷对曾经东林党人的流放。

    在大理的许多东林党人得知情况后,纷纷变卖了自己开垦的田地,带着银子,火急火燎的返乡。

    但杨涟不同,他与少部分东林党留在了大理,享受着这里的风花雪月。

    他们在官学之中担任国学教习,为的不是那几两俸禄,而是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但是不想闲着,因此在当地继续发光发热。

    三年的时间,杨涟成功当上了大理府太和县的官学院正,当时的他,比起当年中举时还要高兴。

    成了院正之后,杨涟极力邀请东林之中一些有学识的人前来大理,然而许多人并没有回信。

    显然,在许多东林党官员看来,大理是一个穷乡僻壤,他们自然不可能来这里教书育人。

    不止是老友,便是他杨涟的长子杨之易也不愿来大理做官,而是继续呆在京城,一边借助父亲的人脉在礼部任职,一边回绝父亲的各种想法。

    长久下来,杨涟也就明白了。

    人都是为了利,他杨涟曾经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所有人都追捧他,但他眼下只是一个“穷山恶水”中的官学院正,自然没有人搭理他。

    好在让杨涟唯一庆幸的是,朱由检始终未曾忘记他,每年依旧会让人送来几瓶御酒、贡茶来让他解解馋。

    闲暇之余,好友左光斗也写信慰问他,杨涟也就没了太多遗憾。

    他不能让大明变得更好,但有人能。

    来到云南的这么些年,他亲眼看着大理这个少民多,汉民少,生活当地还需要学习彝家话、白家话,一日三餐只能水煮白菜配糙米饭的地方繁荣起来。

    大量的彝家百姓被迁移到了麓川,他们的离去让太和县多出了许多土地。

    官府按照齐王的政令对百姓发地,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