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逢事 第二十八章 杜昼

    第一卷 初逢事 第二十八章 杜昼 (第2/3页)

他没了,这个角色怕也到头了。

    好在,他生了个好儿子,又有了好孙子。

    但是薛镇的祖母并没有等到自己儿子展露头角的那一天,在其独子五岁那年,她便没了。

    倒是她的娘家,靠着薛家,渐渐稳定下来,吸收了不少离乱族人来投。

    杜昼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支,但却是入大昭的杜家人中,名声最大的那个——他十九岁那年,在当今建隆帝复科举的第一次考试中,便高中进士第五名,也是前五名中,年纪最小的人。

    凭借着杜家之名,建隆帝大喜,认定这是文脉归昭,立刻点他入翰林。

    按说杜昼可凭此青云直上,岂料他中进士的次年,其妻忽然病亡了。

    杜昼伤心至极,竟选择挂官而去,要隐居山林,不再娶,不为官。

    建隆帝对此很是不满,可时人偏多推崇此等举动,因此当今也只能赐了金银由他,不再去提他了。

    杜昼在大昭的庙堂之上就像是一道流星,瞬息璀璨,便落尘埃,再无记得了。

    反而在士林中,杜昼颇有名望,其经历也引了不少名士入昭,算是让建隆帝开心了一些。

    李娇儿在侯府的时候,只见过杜昼两次,第一次是初嫁时,她戴着盖头,听见了薛镇唤他表叔,第二次是去年郡主的四十生辰,杜昼来给郡主贺寿。

    而她对他的那些印象,就是在这两次见面之后,听孝惠郡主说的。

    孝惠郡主爱恨分明,因此极欣赏杜昼为人,但令李娇儿意外的是,薛镇也很喜欢杜昼的为人行事。

    那时候,因不得薛镇喜欢而郁郁寡欢的李娇儿想不通,而今日看透了薛镇薄情寡义的李娇儿,依旧想不通。

    薛镇怎么会欣赏杜昼的为人?她觉得薛镇是那种如果有乱兵来,会把她踢下车去的人。

    和史书里写的汉高祖似的。

    但身为女子,李娇儿是真心敬佩杜昼,也羡慕他的亡妻,得了丈夫全心全意的爱。

    *

    李娇儿的万般念头,不过一闪而过。

    而杜昼看见是李娇儿,一愣之后忙笑着颔首回礼道:“看来我没记错,此处果然是侄媳娘家的产业。只是这个时候,侄媳怎会在此?”

    秦乐和伙计们听了二人的称呼,立刻明白了——原来这位是世子家的亲戚啊,那怕也是钟鸣鼎食之后、书香门第之家。

    秦乐立刻招呼伙计给杜昼倒茶,又让人招呼杜昼的两个小厮歇脚、吃茶,还对李娇儿道:

    “小东家与这位客人,往雅间坐吧,站着说话多累啊。”

    对外人的时候,秦乐对李娇儿的称呼都变了。

    杜昼忙谢了秦乐的热心,道:“不必如此,我如今要搬到京郊居住,因此才想到京中的铺子里转转,订做几样家具。既然这儿是侄媳的买卖,那想来东西不会错,便在此选定吧。”

    李娇儿更觉意外了,问道:“表叔要搬到京郊住?是哪里?可去府中见了郡主?”

    她虽然好奇,但语气很平常,带着恭敬,很好地拿捏了与不太熟的长辈说话的态度,

    毕竟她和杜昼不熟,只与他的故事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