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疆行 第一百二十章 李月娇的劝说(两章合一)

    第二卷 北疆行 第一百二十章 李月娇的劝说(两章合一) (第1/3页)

    李氏?

    李为大姓,萧宁安又不常见命妇,因此一时没想起是哪个李。

    在他微怔之余,已经有人重新点上了蜡烛。

    借着火光,他才看清了进来的是两个女子,都淋了雨,瞧着颇为狼狈,一个是身高体健的陌生人,而另一个,竟然是李月娇!

    竟然是这个李!

    萧宁安一见竟然是她,先是意外,旋即勃然大怒,在手的佩剑已经抽出了一半,一副恨不能生啖其肉的模样。

    只是在他就要喊出声的时候,陈三娘如鬼魅般提着喜来,先一步冲到了他的面前。 _o_m

    她将晕倒的喜来扔到萧宁安脚边,再以匕首抵在他的脖颈上,食指在唇前做了个嘘的手势,阴测测地道:

    “殿下千万不要做声,我今日淋了雨,手抖得很,一旦伤了贵体,再杀了人,可就不妙了。”

    她说着,还踢了踢地上的喜来。

    萧宁安并不怕死,但也不想死得这样憋屈,因此到嘴边的话停住,只对李月娇怒目而视,冷道:

    “李夫人好胆量,令尊做出那等恶事,你竟然还敢前来?是决意与我大昭为敌了吗?”

    李月娇不怕不怒,虽淋雨狼狈,鬓歪簪斜,但依旧对着当朝天子,恭恭敬敬地蹲身施礼道:

    “殿下容禀,若家父真是那等十恶不赦之人,世子怎么会带小女回京?小女又何必夤夜冒险前来?”

    她说得温柔,可听在萧宁安耳中,确诊只有“世子,回京”四个字。

    如惊雷一般。

    他顾不上后一句的话,只绷紧了身子,瞪大眼睛问她:

    “仲敬,仲敬他真的也回来了?他如今在何处?他……”

    他忽得顿住,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

    若薛镇平安,李月娇又何至于翻窗而入?

    喜来的那个消息,难道竟是真的?

    “看来太子知道了啊,”李月娇见他脸色难看,意外地道,“我以为太子被抓,打听不到消息呢。是的,世子被抓了,我本以为抓他的人是太子,但现在看来该是皇后娘娘的人吧。”

    萧宁安打了个寒颤,攥紧了拳头。

    他知道建隆帝有血诏送出。

    虽然他与母后不约而同地认为血诏应该是给了薛镇,但究竟是给谁,或者给哪几个谁,使不落定,他并不能十分确定。

    被囚禁在此时,他还在想薛镇会不会信他。

    但现在,薛镇不带一兵一卒,只带着身负嫌疑的夫人地回京,自己身陷囹圄,他的夫人却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他似乎给出了选择,又好像什么都没有选。

    萧宁安只觉得如今已到万念俱灰的时刻,看向李月娇的目光中,只有不信任。

    他冷道:“呵,本宫怎知你是如何诓骗了仲敬。”

    李月娇走得离萧宁安近了些。

    太子立刻身子向后靠去,但因为陈三娘的匕首又不敢十分动弹,只能警惕地看着她。

    “陈娘子不必如此了。”李月娇走过来,按下陈三娘的手腕,“我晓得殿下猜疑我,但世子会如此,是因为他相信我;若殿下信任世子,那就请殿下信小妇人,好吗?”

    萧宁安只觉她的话越发荒唐起来,不由苦笑出声。

    他被幽禁在此几日,虽然吃喝不愁,但亦无暇打理自己,现在又被敌友不明的两个女子威胁,因此这一笑,显得又颓废,又凄惨。

    “令尊害我父,”他嘲弄地说,“你带着个夜叉鬼祟行事,现在竟让本宫信任?夫人要杀便杀,何必还要如此羞辱本宫?”

    陈三娘不高兴地皱了一下眉头。

    什么叫夜叉?这太子,真不会说话。

    “殿下,”李月娇一直很有耐心,轻声解劝道,“京中事变,天下人若知道,只会疑是殿下所为,殿下可觉。(本章未完!)

    第一百二十章 李月娇的劝说(两章合一)

    得冤枉吗?”

    萧宁安无言。

    李月娇声音更加柔和:“但小女此次回京所见种种,知道殿下不是,知道殿下是冤枉的。那殿下为何不能相信家父真是冤枉的?殿下身在其中,利益相关,小妇人多能信殿下,家父与陛下无冤无仇,从无瓜葛,又何必害陛下呢?”

    萧宁安动动嘴,想要反驳她的歪理,但又似乎被说服了。

    李月娇见他面色有所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