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颜轻诗的《梁祝》戏文

    第109章:颜轻诗的《梁祝》戏文 (第2/3页)

  “颜姑娘应该是喜欢二郎的……二郎难道看不出来吗?”

    “我有嫂嫂和小妹就足够了。”李长安摇摇头,环住柳知音的柳腰,

    “颜姑娘和她爷爷日子清贫,我只是稍微搭把手,并没有非分之想。”

    李长安不是没想过三妻四妾,毕竟这种情况在晋国很常见。

    尤其是在书院,多少姑娘都想嫁给书院学子。

    也不是颜轻诗不好看。

    只是在李长安心里,真正能接受的,只有嫂嫂和小妹。

    这是三人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以及她们对自己无私付出的结果。

    如果只是单纯的猎艳,李长安没什么兴趣。

    天底下漂亮的女子太多了,难道全要收入家中吗?

    柳知音能感受到李长安对自己的依恋,轻轻在李长安的肩头靠了一下,

    “不打扰你做事了,我去烧热水。”

    李长安点点头,碰了碰柳知音的额头,然后把目光投向手中的戏文。

    戏文很长,其中还掺杂着话本里的诗词,但李长安越看越心惊。

    这真是一个勾栏女子能写出来的吗?

    简直难以置信!

    说是天地院的能工级学子所写,都丝毫不为过。

    遣词造句虽说没有那么精细,但也颇有章法。

    李长安震惊了。

    女子能有此番文采,在书院里都不多见,更何况连文士都不是的颜轻诗?

    “此番文采,完全可以参加科考,何苦混迹勾栏?”

    李长安不时提笔在戏文上做修改。

    戏文不需要像诗词那般,每一字都要细细推敲。

    能将大致情节简要概括,同时贴合一定诗词章法,便是一篇合格的戏文。

    而颜轻诗写出来的戏文,已经不是合格那么简单了。

    里面的句子和《梁祝》颇为契合,仅仅只过了两天时间,就写出这样的戏文。

    如果不是爱极了《梁祝》,恐怕写不出这样的戏词。

    “不简单……”

    李长安边看边感慨,大致做了修改,放下毛笔,“也不知道颜姑娘对诸圣经典是否了解。”

    “不读书真的可惜了。”

    ……

    次日来到书院,

    李长安继续拿着颜轻诗写的戏文做修改。

    旁边的安南看到后,愣了一下,“这是你为《梁祝》写的?”

    李长安摇摇头,“不是,是一位姑娘所写,我帮她稍作润色。”

    安南的面色稍稍一变,“姑娘?”

    “上次我们见过,在墨宝阁,那位颜姑娘。”

    安南的眉毛几不可见地微微一簇,“她写的?”

    “嗯。”李长安改好一句,把纸递到安南面前,“你瞧瞧。”

    安南身子往后仰,靠在椅背上撇嘴道,“我看什么?又不是我们太白所写,没兴趣。”

    李长安挑了挑眉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