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549章: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2/3页)

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没有想象中的气贯长河,也没有缥缈凌绝的超然物外。

    众多文士看着眼前的几句诗文,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一段,写的好似实景。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

    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

    仅读这一段,诗文中的老者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可谓精妙。

    只是与前面三首诗文的风格截然不同。

    而且其中蕴含着浓烈的颓唐之气。

    再不复之前的狂放豪迈,气吞山河。

    整座京城,都仿佛随着这几句诗,变得压抑而又焦灼。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此时,诗的第二段出现。

    京城中的气氛更加低沉。

    前节刚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

    可是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

    这老者未免也太过悲惨。

    如果老者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

    “忍能对面为盗贼”,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

    一股哀叹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金榜上的狂风越发肆虐,使得京城上空也随之罡风呼啸,让人心头直发毛。

    这样的穷困之景,让不少人为之唏嘘。

    怪不得老者“归来倚杖自叹息”。

    一些文士猛然惊醒。

    如此困顿境况,不正与晋国相似吗?

    忠勇伯这是借此说明晋国的穷困之境!

    很快,第三段诗文席卷着狂风冲入金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诗文出现之时,京城的天空也随之一暗,好似真的要跟着诗文一起,下起瓢泼大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