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我在大步的向前,你还在原地踏步。抱歉,你已经配不上我了。

    第249章:我在大步的向前,你还在原地踏步。抱歉,你已经配不上我了。 (第2/3页)

弟弟,皇太孙的舅舅,他后台可是硬着呢。

    再说了,他跟锦衣卫也算是亲戚啊。

    自己的外甥娶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侄女,他跟纪刚算起来,还是亲家兄弟呢。

    “来,小兄弟让让我过去看看!”伸手拍了拍站在面前的锦衣卫。

    那锦衣卫也没阻拦,侧身让开了位置。

    在京城当差,本事强弱无所谓,但眼招子一定要放亮,不然想出头难的很。

    京城这里,可是遍地大人物,随便拿块砖都扔下去,都能砸倒一片朝廷官员。

    随便拉来一个青年,都可能是某个大官的侄子。

    再说了,张克俭他也认识,那可是整个大明后台最硬的人,除了皇上之外,只要张克俭不干谋反的事,任何人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所以在这种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给对方一点小特权还是没问题的。

    “多谢了!”

    张克俭运气这么差,还能混得这么开,除了他后台硬之外,为人处事也是一项加分项。

    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他都会客客气气跟人打招呼道谢。

    也就是这家伙运气实在太差,否则就以他做人的圆滑,绝对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站住,你们不许进去!”

    其他二代们见张克俭进去了,也想顺着缝隙熘进去。

    可惜锦衣卫们给张克俭面子,可不一定给他们面子,直接被冷着脸拦了下来。

    一群想混进去的家伙,见这个小小的锦衣卫竟然不给面子,虽然心里十分不爽,但也只能无奈的退了回来。

    锦衣卫他们可得罪不起。

    虽然以他们父辈的身份,不怕这一个小小的锦衣卫,但架不住人家在背后里坑你啊。

    当官的有几个屁股干净的?

    要万一被人家盯上了,家里的父辈那点丑事全部抖了出去,不但家里的老家伙要落马,连带他们也要受到连坐。

    到时候别说锦衣玉食美女如云了,能不能保住一条狗命都难说。

    靠近告示牌的张克俭,看了一眼被锦衣卫阻拦下的狐朋狗友,心里的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什么叫做面子?这就叫面子。

    什么叫做地位?这就叫地位。

    虽然他张克俭是一个倒霉蛋,但他张克俭会投胎呀!

    姐夫是太子,姐姐是太子妃,外甥是皇太孙,这身份,这地位,这运气,额…运气这事不提了。

    上辈子不干个拯救世界的大事儿,都别想投胎到这个家族当男丁,投胎在在家里当条狗,那都得摇号排队。

    下巴微微扬起,心中得意的张克俭,手摇着春宫图折扇,一步三摇的来到了告示旁。

    “兄弟,辛苦了!”

    先跟正在贴告示的锦衣卫百户打了声招呼,张克俭微微抬头看向了已经贴了一半的告示。

    这张告示字数非常多,而且都是用大白话写的。

    这是老朱家的传统了。

    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乱解释朝廷的政策,用朝廷的名义愚弄百姓。

    所以老朱就脑洞大开的,把公布给天下百姓的告示,全部用白话来写。

    这样一来,不但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能听明白,官员也无法在其中下文章。

    这张告示说是公布朝廷政策,其实更像一份检讨书。

    开头讲了老朱发布宝钞的良苦用心,随后又说了朝廷因为对经济的疏忽,缺钱就印的鲁莽,造成了经济的崩溃,让天下百姓承担了这个恶果。

    对此,当今陛下代表朱家人深表歉意,并且对此作出保证,以后这种现象绝不会再发生。

    朱家人一定坚决稳定朝廷经济,确保以后大明百姓,不会因为朝廷的失误受到牵连。

    紧接着后面说了一下,明年将会发布新的大明官方货币,并说明了新的货币将与金银挂钩。

    每发行一些货币,朝廷就会拥有这些货币的储备金银。

    以上这些内容,张克俭都是一眼扫过。

    朝廷怎么解释,发行什么货币跟他没关系,他只想知道朝廷愿意用什么比例,换回原来的宝钞。

    到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内容。

    告诉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因朝廷失误,让大明百姓遭受到了损失。为了弥补天下百姓,朝廷决定用金银铜钱收回发放的宝钞。

    由于各地市价不同的原因,朝廷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用一贯宝钞换五钱银子的比例,换回大明朝廷发行的宝钞。

    这个比例,是朱瞻圭经过深思熟虑,天下百姓能接受的结果。

    其实手下官员也有提议,把这个比例再降低一些。

    毕竟市价那么低,朝廷用这个比例去换回宝钞,跟冤大头没什么区别。

    对此,朱瞻圭直接给予了呵斥。

    朝廷的失误却让百姓去买单,这只知道吸百姓的血,吃百姓肉的王朝,要来有何用?

    朱瞻圭甚至当场严明。

    哪怕整个大明皇家吃糠咽菜,也要把这个钱给补上。

    这是老朱家人做的错事,既然做了,那就要有胆子承担,钱虽然很重要,可失去了民心,那要钱还有屁用。

    一旦朝廷没了民心,那就要迎来无休止的动荡,朝廷就要花更多的钱,去处理这些动荡。

    如果能摆平还好,如果摆平不,那整个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朱瞻圭的训斥,让处理这件事的官员们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再一次在朱瞻圭的身上,看到了那个凶残暴虐,但对百姓极为好的老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