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古有医圣医天下,今有神农解温饱。(二合一章节)

    第264章:古有医圣医天下,今有神农解温饱。(二合一章节) (第1/3页)

    教坊司凄惨的叫声,整整响了一整天。

    这帮打手们可是彻底的遭了报应了。

    净身房那边来的人,干活那叫一个认真,为了防止切不干净,他们是从头到尾,一节一节的往下切。

    为了防止这些打手们反抗,伤到这些有手艺的公公们,猴子等护卫们,还非常贴心的帮忙按着那些打手。

    从朱瞻圭走后就起来的姑娘们,看到这场面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高兴的大声叫好。

    心情高兴之下,熬了一夜的疲惫乏力,也全部被抛到了脑后。一个个美丽的眼眸瞪得大大的,直勾勾的盯着切割场面。甚至还给净身房的公公们端茶倒水,捏肩捶背好好的伺候着。

    第一次受到这种待遇的公公们,那是干劲十足。

    每切一根之前,都要询问一下,旁边有被欺负的姑娘,该怎么个切法?

    俗话说得好,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这些被打手经常欺负的姑娘们,如今得到了报仇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对方。

    有的提出了十字切,有的甚至提出了莲花切,还有一个狠的姑娘,问那个公公会不会蓑衣刀法。

    还有那彪悍的,直接自己上手了。

    鲜血淋淋香肠满天飞,一个个俏脸沾着鲜血,发狂大笑的场面,看着旁边看一下的护卫,浑身汗毛倒立。

    一个个都在心里发誓,以后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女人。尼玛,简直太凶残了。

    特别是那个被蓑衣刀法切的,已经死去活来好几回了,嚷嚷着直接砍了他,不要再这样折磨他了。

    可惜没人搭理,一个姑娘嫌他吵的烦,直接彪悍的把肚兜解了下来,塞到那家伙嘴里将其堵上了。

    其实这只朱瞻圭故意而为。

    常年受到折磨羞辱的人,心里肯定会积压着一股怨气。

    而这股怨气,如果积压久了没发泄出来,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性。

    这些姑娘们以后他可都有大用,可不想养出一堆神经病来。

    所以这些打手们就成为了最好的发泄对象,姑娘们在他们身上发泄了心中那股怨气,心情就会舒畅很多。

    再加上朱瞻圭给她们做了主,又给了她和她们的家人们赎罪的希望。这些被朝廷发配到这里的姑娘们,心中对朝廷的怨恨也会减轻了许多。

    以后只要朝廷按照朱瞻圭所说,有功劳就减去罪责,这些姑娘们绝对会,全心全意的为朱瞻圭办事。

    朱瞻圭想让朝廷深入人心,除了各种政策以外,各种精神上的洗脑是不可避免的。

    明朝这个时期,权贵们娱乐方式倒是很多,老百姓的娱乐几乎是没有。

    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是农闲时期,也要找点活干,补贴一下家用,谁有那个闲心去创造娱乐。

    但伴随着几年朝廷的政策改变,阿三区域的粮食补充,百姓的一些繁杂的税赋,也开始慢慢的减免,老百姓们也慢慢的有了一丝喘息。

    每天也不用为生活和要给朝廷交的税赋而忙碌了,也有了一点空闲时间。

    可这人一闲着,就容易东想瞎想,瞎传瞎话,所以为了防止民间传出不好的留言,用精神娱乐引导百姓是必须的。

    在未来教坊司这些姑娘们,将会带着各种节目下乡表演,用各种忠君爱国,家国天下的戏曲节目,填补老百姓的精神空缺,顺便在给他们潜意识里,灌输这些戏曲的精神。

    朱瞻圭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对皇家的好处大大的。

    不但解决了,因为教坊司的肮脏,辱了朝廷皇家的颜面。也解决了地方百姓精神上的教育问题。同样也可以借助戏曲节目,打击儒家在民间故有的声望,提高新学一派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简直就是一举四得。

    时到下午放班的时候,很多今天被侮辱的官员们,本想着来教坊司这里发泄一番。

    可一到地方就被眼前的场面给惊到了。

    教坊司门口的房檐下,挂着一大串人。

    瞅眼一看,正是那些平时招待他们的小厮,而且一个个下身都光熘熘的,那肮脏之处还被包扎,正苦兮兮的哀嚎着看着他们。

    在门口的位置还站着一排锦衣卫,领队的一个百户,冷眼看着他们,将他们的名字一一的记了下来。

    这把官员们吓了一跳,不顾那些打手的求救,转身不顾官威撒腿就跑。

    后来经过打听得知了,皇太孙早上的时候去了教坊司,已经将教坊司收归名下,并且对外公布了教坊司已经改革,再有官员勋贵敢私自闯入,以闯后宫禁地论处。

    不但如此,皇太孙还以皇上的名义,下达了一份圣旨。

    从今日起,为保证朝廷威严官员品德,凡是大明官员进入青楼场合者,一律革职查办。

    这下那很多官员们都郁闷不已。

    他们就这点乐呵,朝廷都要禁止。

    老朱家真是不当人子,俸禄给的那么低,查贪污还查的那么严,就连他们最后这一点小乐趣,都给掐了,这当官还有什么意思?

    虽然郁闷,但能当官的有几个是傻子,钻空子可是他们的天生本领。

    朝廷不是不让去青楼吗,那行,我让她们过来,这种行了吧。

    我听说这些女先生们文采斐,一时诗心大动,请这些姑娘们到我家做客,谈诗论赋这总不违背朝廷律法吧。

    所以从这一天起,青楼画舫又多了一个生意,俗称过堂会。

    第2天清晨,在以往本来应该死气沉沉教坊司里,响起了姑娘们提嗓子,练习琴琵琶的声音。

    其中时不时还夹杂着姑娘开心的银铃笑声。

    昨天下午,皇太孙就送来了几个曲目,要求她们尽快练习,等有成果了,就在金陵这边,先巡回演出。如果反响不错,将会推广到全国。

    就这样,大明第一批偶像女子天团正式建立。

    “太子殿下,太孙殿下,发行的货币样板全部在这了,请过目!”

    在教坊司姑娘们练嗓子排练曲目的时候,朱瞻圭领着一大群人,来到了大明银行金陵总行。

    随行的有昨天晚上刚赶回来的夏原吉,以及太子朱胖胖和内阁六部的几位大老。

    众人闻言走上前,拿起了托盘上的货币,满意的连连点头。

    不过朱胖胖在看到其中一个货币的时候,脸上有点尴尬不好意思。

    因为这枚铜币上,印的正是他那张肥头大耳,憨态可掬的头像。

    “儿子啊,印你太爷爷和你爷爷的头像就行了,把我的头像也印上去,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

    看着手中的铜币,朱胖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手上却是一直不舍得放下,很显然喜欢的不得了。

    朱瞻圭嫌弃的翻了翻白眼。

    “您老人家要是不喜欢,可以换成我的,我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不合适的。!”

    朱胖胖脸上笑容一僵,随后收敛笑容,上下打量了朱瞻圭一眼摇了摇头。

    “算了,还是用我的吧,这些货币毕竟是给老百姓的,铜币小孩子也拿到的最多,你这一脸杀气的模样,吓到小孩子就不好了!”

    朱瞻圭:“……”

    几位大老:“……”

    大明发行的新型货币,总共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金属硬币形式,一种是特殊纸币形式。

    金属货币分为金银铜三种。

    1000铜币可换一银币,10银币可换一金。

    一铜币的价值与当前一文钱相等,一银币等于一两银子,而一金等于十两。

    金属币的样式,一面印有日月山河大明旗,一面印有头像。

    铜币的头像刚才说过,正是朱胖胖的头像,而且还是身着帝王装的朱胖胖。

    印这个头像的时候,朱瞻圭问过老爷子的想法,老爷子也没生气,只是不在意的摆摆手。

    用老爷子的话来说,“我都说了,等仗打完了,我就退位,让你爹当家。”

    “你爹当皇帝是早晚的事,让他提前穿上这身衣裳,算是这么多年来,我吓唬他的补偿了。”

    据朱瞻圭听说,当天需要采样本的时候,画师让朱胖胖换上了龙袍坐在龙椅上。

    老爹朱胖胖全程都是紧张兮兮的,身上的肥肉在双腿的带动下不停的抖动,眼睛一直往大殿门口看,生怕老爹突然回来。

    然后这边画师刚说结束,那边朱胖胖就以与身体不符的速度,屁股如同装了弹黄,砰的一下从龙椅上弹了起来,然后快速的脱掉了身上的龙袍。

    据后来老娘讲,老爹朱胖胖那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一直在做噩梦,说在梦里,老爷子以他穿龙袍坐龙椅为理由要砍了他。

    对此朱瞻圭,十分无语。

    看来老爹对老爷子的害怕,那是真发自骨子里的。

    他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是穿个龙袍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