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皇宫门口的超级大斗殴

    第292章:皇宫门口的超级大斗殴 (第1/3页)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明上到皇族勋贵,下到官员百姓,被大朝会宣布的几道圣旨,惊的是目瞪口呆。

    朝廷拿下几个贪官和山东的处置事情,已经不是什么话题了,现在所有人都在讨论,是强行兵役制度和官绅一体纳粮政策。

    对至于这两个新的政策,很多人都保持担忧。

    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老百姓不关心,那些当官的士绅地主啥的,交不交税赋和粮食,跟他们没关系,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在他们想来这些人交了税,朝廷也不会发给老百姓,不交,老百姓还是要照样交,所以在百姓群中,这个话题只是一嘴提过。

    老百姓着重关心的,有两个问题。

    第1个是所有人都关心的强行兵役制度。

    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

    自家小子刚成年,就要去军队服役,甚至有可能上战场,哪个父母也不舍得呀。

    这要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让一大家子怎么活。

    当然了,有人忧愁就有人欢喜。

    普通老百姓对这个政策不满,军户们却是高兴的欢呼雀跃。

    以前没有这个制度,老百姓除了自愿之外,打仗流血死亡牺牲,都是他们军户。

    每一场战争结束,各个军户所在地都是白幡飘满,而更让他们绝望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还摆脱不了这个命运。

    大明律法规定,军户想要更换户籍,要干到兵部尚书那一级别。

    天下那么多军户,能干到兵部尚书的又有几人。

    再加上当年老朱为了体恤老百姓,把一部分税收夹在了军户头上,军户交的税收比普通百姓要高一些,军户们心中早就有怨言了。

    流血牺牲为国拼命是他们,交高一截的税收还是他们,而且还不能考科举,一辈子只能当兵打仗,这对他们军户而言也太不公平了,薅羊毛也没有这样的。

    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是大明的百姓,凭啥他们军户就要付出这么多,还要忍受百户千户官员的压迫。

    从洪武末开始,军户和百姓以及朝廷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渐渐的发生了。

    但由于上面有老朱压着,并没有爆发出来。

    朱允炆老爷子登基以后,差不多是年年争战,军户们哪怕有想法,也没有时间来说。

    如今北方和西方战争已经结束,朝廷也宣布了将会休养生息几年,很多军户们已经打算,找机会跟皇太孙聊聊这事儿。

    找老爷子他们不敢,太子爷他们也知道对这事插不上话,唯有他们了解的皇太孙,才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可就在他们刚开始谋划,准备找机会去找皇太孙的时候,惊喜突然间从天而降。

    当收到消息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热泪盈眶。

    朝廷没忘了他们,皇上知道他们的苦,现在终于拿出了让他们的子孙,摆脱这个枷锁的办法了。

    至于他们这一代还是军户的事情,很多人连考虑都没考虑。

    人活着除了为了自己之外,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只要孩子能过得好,他们吃点苦又如何。

    “与民争利,好一个民啊!有违太祖之意,混蛋,我爹想什么我还不知道吗,用得着你们告诉我。”

    尚书房内,老爷子气愤的将一大堆奏章推到了地上。

    自打昨天大朝会结束之后,尚书房的奏章成堆的增加。

    这些奏章不是来汇报事情的,而是反对朝廷提出官绅一体纳粮,以及强行兵役制度。

    这其中反对官绅一体纳粮的占绝大数,剩余的一小部分,才是强行兵役的问题。

    朱瞻圭走上前,随手拿起一个翻开来看了看。

    虽然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但整体的意思就一个。

    官绅一体纳粮,乃是有违太祖之意,更是与民争利,有动摇国本之可能。

    “都看看吧,好好看看,这就是大明的官,这就是圣人弟子。”

    老爷子愤怒的踢了一脚成堆的奏章,指着门外破口大骂。

    以往百官们畏惧老爷子,有什么事情都会分成两波,或者赞同或者反对,然后两方人在那里和稀泥。

    可这一次所有人统一意见,不管是勋贵还是官员,亦或者是那些藩王,全部站在了老爷子对立面反对这两个制度。

    如此结果,让原本以为说出就会被下面无条件执行的老爷子,感觉到自己的脸被人狠狠的抽打,感觉到他的威严,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遍野。

    老爷子这次真怒了。

    他本想着趁着自己退位之前,解决一下儿孙的烦恼,可没想到儿孙的烦恼没解决,一下子成为了他的烦恼。

    “爷爷,其实这种结果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享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