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卫星遭殃了,1000万公里

    第204章 卫星遭殃了,1000万公里 (第2/3页)

    用手机打开讨论组一看。

    果然,这气味还真是小行星残骸烧毁后的残留物造成的。

    全球都出现了这种奇怪的气味。

    不过,相关单位已经对国内不同位置不同地区做了空气采样。

    目前的分析结果是这些气味对人体无害,但建议出门戴口罩。

    苏哲仔细闻了闻,抬头看向天空。

    流星雨还在继续,但没有一开始那么密集了。

    偶尔间还有红色光束闪过。

    他知道,这个时间段这些红色光束针对的是那些对空间站、卫星有威胁的小行星残骸。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天空中闪过最后一颗流星,时间来到了早上六点。

    流星雨结束了,这次由两颗小行星相撞产生的小行星残骸大规模撞击地球事件算是结束了。

    这时候,天有些蒙蒙亮了。

    苏哲看了一会儿,见天上再也没有流星落下,一边看着讨论组中的发言,一边往他的房间走去。

    此时,讨论组中正在讨论的是流星雨后,太空中的人造卫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太空中的六千多颗人造卫星只剩下八百多点了。

    回到房间,用笔记本电脑登陆SS-防御系统,一看数据,还不错。

    在高轨道的卫星、探测器啥的损失不是太大,但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探测器损失惨重。

    像那家通讯公司的三千多颗通讯卫星,现在只剩下了十几颗了,其他的全部被击毁了。

    之所以说还不错,那是因为国内拥有的五百多颗卫星,只有十分之一的即将退役的卫星被击毁了。….

    这五十多颗卫星之所以被击毁,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卫星所剩的燃料不多。

    在多次变轨耗完燃料,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被击毁了。

    至于别的国家卫星损失惨重,原因是一样了,在失去动力后被击毁的。

    毕竟别国的卫星不像自家的卫星,在SS-防御系统拦截区域的小行星都被拦截了,这样也就节省了燃料来应付SS-防御系统的死角区域。

    好在保住了在近地轨道的两座空间站,毕竟这两座空间站太重要了。

    苏哲查看了一些被小行星残骸击毁的卫星、探测器的实时画面。

    和他想的一样,这些卫星、探测器在被击毁前已经做了多次机动,被击毁时已经没有的燃料。

    正看的时候,讨论组开始讨论起了收尾方案。

    虽说两颗小行星相撞后的残骸绝大多数都冲进地球大气层烧毁了,但还有不少飞行在地球的不同轨道上。

    这些残骸有些会永远的在地球轨道上飞行,有些会撞击地球。

    不过,这些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残骸撞击时间非常的分散和持久。

    有的是几天后,有的是几十天后,有的时间会更长。

    再有,就是两颗小行星撞击后飞向远处的小行星残骸。

    通过三台巡天望远镜的扫描,SS-防御系统的分析。

    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和直径一百五十公里的小行星相撞后,产生的残骸三分之二飞向了地球,三分之一飞向了别处。

    而飞向别处三分之一的小行星残骸将会是新的威胁。

    这些残骸很可能会撞击其他的小行星,使得其他的小行星轨道发生变化。

    说实话,这是连锁反应。

    如果后期不进行干预的话,人类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灾难。

    讨论组中的专家们效率是非常高的,只用的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相关方案也都出来了。

    对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空间中的小行星残骸、小行星,以及新旧太空垃圾。

    这些全部会被清除。

    体积小的直接离子化,体积大的改变其轨道,要不在地球大气层内烧毁,要不使其撞击月球,让其变成月球的一部分。

    至于月球轨道以外的小行星残骸和有威胁的小行星。

    将采用差不多的方式,但考虑到距离远,需要在太空中部署SS-防御系统。

    按照原先的方案,玄武计划的部署目标是以地球为中心半径为一百万公里的空间。

    目前来看,这个范围不能保证地球的安全。

    经过讨论组专家们的讨论,玄武计划的有效探测和有效拦截的半径增加了十倍。

    以地球为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