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两项技术,飞升

    第283章 两项技术,飞升 (第1/3页)

    苏哲点点头,微笑着说:“我们的确没有这个必要。”

    就目前来说。

    能够单独登陆火星的也就学校,或者是九天研究中心。

    如果他们不愿意,而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组织单独登陆火星,这是不现实的。

    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没有这个脸这么做。

    再说了,现在登陆火星完全没有了难度,技术难题什么的都解决了。

    现在完全就是在准备。

    “好吧!我们的确没有那个必要。”范晓明肯定的说,“现在是八月尾,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也就是十一月初登陆火星,也就是说我和苏哲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中可以好好的搞研究。”

    他和苏哲是确定参与登陆火星的。

    虽说现在对火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详细,但同亲自去体验还是不同的。

    这次他们参与火星的登陆,除了参与到火星永久性基地和太空港的建设,再就是探索火星。

    他和苏哲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在火星好好的逛一逛。

    就当给他们休假了。

    “那当然。”徐正平点头说,“登陆火星的事宜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你们这两个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上,我还期待着你们能够搞出新的技术,比如说现在急需的脑机结合技术。”

    “全身心投入科研不太可能,我们要忙的事太多。”范晓明微笑着,“我们要培养研究生,还有本科实验班,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忙的很,不过能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人体,研究脑机结合技术,还有对高能物理的研究。”

    “脑机结合技术的确是现在最为急需的。”苏哲肯定的说,“在人体研究方面,对大脑的研究是一开始侧重点,我相信很快就能有进展了。”

    对于脑机结合的研究,他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方向。

    现在,科研团队正在做这方面的挣对性研究。

    为了研究脑机结合技术,九天研究中心还组建了一个三千人的科研团队。

    要是算上研究人体、研究大脑的三千人,那么研究脑机结合技术的就有六千人。

    再加上其外围人员。

    参与研究脑机结合技术的人员超过了百万人。

    “脑机结合技术当然是急需的,不过急需的技术还有信息瞬时传输技术。”范晓明微笑着,“这是前者实现起来不算太难,后者难度太高,短时间是很难做到的。”

    “信息瞬时传输技术。”徐正平笑着,“我说你们真敢想,光速是上限,要实现信息瞬时传输,突破光速才能做到,现在的物理理论不支持突破光速的存在,在我看来,信息瞬时传输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

    “校长!话可不能说的太满。”范晓明笑着,“是,按照现在的物理学基础理论,信息瞬时传输技术不可能实现,但从科学史的发展脉络看,现有的基础理论也不都是对的,或者说在某种环境中是不适用的,在我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切都有可能,就算最后真的没有实现,但我们要敢想敢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总能发现有趣的存在。”

    说实在话,从现在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看,信息瞬时传输技术的确不可能成功。

    但不能因为现在的物理学基础理论不支持,就不敢去想,不敢去探索。

    苏哲点点头说:“物理学,或者说宇宙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说对量子纠缠的解释,夸克的结构,重光子形成的机理等等,这也就说明,现在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是不完善的,其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说不定就能发现超越光速的存在。”

    范晓明补充说:“还有,还有,我对量子的不确定性表示严重的怀疑,那有什么不确定性,在我看来,一切都是确定了,只是到了量子的尺度,情况有些反常,我们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说什么不确定性,这是不负责的。”

    宇宙的未接之谜太多了。

    在他看来,有些结论吓得太早了。

    有些限于人类的探测手段的局限性,知道的信息不够全面罢了。

    或者说,人们只是根据探测到的信息,或者说掌握的信息搞出了的一种自洽的理论。

    说实在话,这也不能说这就是错的。

    “你们……好吧!我支持你们的想法,不管能不能实现,敢于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