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高能太空城

    第351章 高能太空城 (第2/3页)

。”

    现在研究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可不是九天研究中心一家。

    自从九天研究中心完成了简化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研究,就主动邀请了其他高校和研究所加入了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研究。

    大大小小的科研团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对于正版的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研究没有什么进展,但简化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优化和魔改可是有了很大的进展。

    虽说对正版的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研究没啥进展,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基础科学的不完善。

    包正义点点头说:“这是实话,这需要高能物理理论的突破,我可是听我老师说了,在三门基地的超级强子对撞机建成后,很多实验的结论已经证实了现有高能物理基础理论的不完善,就如我老师说的,现有的高能基础理论在质子中子级别还是挺好用的,可在小一些就不怎么灵了。”

    范晓明补充说:“是的,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现有的高能基础理论不灵了,就如质子、中子的结构,看着吧,说不定现有的这些理论都是有问题的,话说回来,三门基地的超级强子对撞机的能量上限还是有限,真要搞清楚这些,还需要更加强大的超级强子对撞机。”

    在三门基地的超级强子对撞机建造完成后,对于高能物理的研究就热闹了起来。

    在重复一千的那些实验的时候倒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可在提高能量后,其出现的现象就不是现在的基础理论能够解释清楚的。

    这时候大家也都明白了,机会来了。

    苏哲说道:“不仅仅是对物理的研究,还有数学,就现在,我们需要在数学和物理上有所突破,这不仅仅关系到正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研制,还关系到可控硅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还有就是信息瞬时传输技术了,也只有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获得了突破,这些才能获得突破。”

    就现在而言,基础科学已经限制了技术的发展。

    相关技术想要突破,那只能先在基础理论上获得突破。

    司文博点头说:“是啊!我们必须要在基础理论上获得突破,就现在,我们对基础科学的研究已经非常重视了,所有的科研人员中就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做的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做基础科学的研究很难出成果,做不到一蹴而就,急也是急不来的,只能不停的投入。”

    在半年前,也就是两颗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后,国内拿到了全世界在基础科学上研究的全部资料。

    消化这些资料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接着开始再次基础上做起了研究。

    这时候,在应用技术上迎来了突破。

    可好景不长,很快就发现来到了瓶颈。

    基础科学已经限制了应用技术的发展。

    自然的,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也就大了。

    这不,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几乎一半人都在做基础科学的研究。

    左大军感叹说:“基础科学研究急是急不来的,只能慢慢来,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数学研究还好一些,可物理的研究需要大科学装置,就说要搞清楚质子和中子的内部机构,搞清楚那些夸克啥的结构,没有更加强大的强子对撞机是不行的。”

    对于数学的研究,有脑子就行。

    可对物理的研究是不行的。

    对物理的研究一开始还不是太难,也不需要什么大的科学装置,可到了最后,就越来越难。

    就高能物理来说,其非常依靠大科学装置。

    司文博点头说:“是的,我们清大已经准备在太空中建造一个半径为一百公里的超级强子对撞机,设计啥的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制造零部件,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在太空中组装了,届时,我们清大的这个超级强子对撞机就是目前最为强大的了。”

    说完,他在心中不经感慨。

    一年前,为了建造强子对撞机,专家们吵的不可开交。

    有支持的,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