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水稻种植区

    第367章 水稻种植区 (第2/3页)

   这些人要不彻底的放飞了自我,要不重新学习打算做科研方面的工作。

    当然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出现同样催生了新的工作。就比如咨询师。

    具体说起来就是在网络或者虚拟宇宙中回答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非常的广泛,有工业上专业的问题,也有农业等其他行业的问题,其问题几乎涉及了人类所有的活动。

    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报酬的,根据回答的情况不同,报酬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具有创新,一旦回答的答桉具有创新,那获得的报酬一般是正常回到的几十倍百倍。

    就现在而言,参与回答的人数很多,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这些问题的回答。

    想想就知道,只要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多少都能够获得报酬,已经有很多人做起了专业的咨询师。

    至于这些专业咨询师的收入那都是高收入人群,最为关键的是,咨询师是分等级的。

    那些高级咨询师在那都有着很高的关注度。这可不像以前的网红,成为咨询师不难,但想要成为高级咨询师,那基本的知识储备和学识是少不了的。

    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教授基本是齐平的。说起来,采用这种方式还是陵州理工大学文学院那帮人想到的。

    计算机学院在研究人工智能的时候,始终不能解决的就是人工智能创新的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本就很玄乎,人工智能只要能够做到创新,那离成为强人工智能也就不远了。

    但不管怎么研究,就是不能解决创新的问题。本来吧,这个项目就有文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参加,就有人提出收集人们创新的点子来弥补现在人工智能的不足,来不断的训练人工智能。

    就这样,计算学院和文学院两帮人一合计,就搞出了现在这种有偿回答问题的模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收集创新的点子,或者不同的可能,还能很好的分配财富。

    人笨的话可以以量取胜,反正只要回答了问题就有报酬,想要多挣钱就多回答问题。

    人聪明的就靠质取胜。就现在的情况看,那怕人再笨,胡乱的回答问题,一天只要回答一百个问题所获得的报酬就能让其过上富裕的生活。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各行各业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必然。人能做的也就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工作了。

    也就是各行各业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再加上光柱工程提供的能源和太阳系中的资源,才有实施地球去工业化计划的底气。

    这要那些人同意地球去工业化计划,就能用资源换取廉价的能源和工业品。

    就拿来换的资源也就是做做样子,实际就是养活这些人。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人就要去农业了,啥都要靠这边了。

    还别说,有一部分人已经有了这样的倾向,这些人那是啥正事不干,就知道吃喝玩乐,已经彻底的放弃了。

    就这样的发展趋势,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人估计都会这样,因为他们知道有依靠了,工作不工作的结果都一样。

    直白点说这些看不到希望了,看不到人生的价值。当然了,能这样想的只是少数人,这些人是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彻底放弃的,更多的人是随大流的。

    有便宜不占那就是王八蛋,反正有冤大头愿意提供吃的喝的用的,为啥还要工作,吃喝玩乐不香。

    相对的,对于这些变化一般是不干涉的,这是内部问题。其实也是无所谓的,为了地球环境多养大几十亿人是值得的,最为关键的是有这样的能力。

    ……太空农场这边,看着那机器人离开后,五人也都飞了起来,朝着稻子种植区飞了过去。

    左大军看着包奇正问:“这一类机器人是否会推广,还是说只在有限的区域使用?”

    “我们只是设计生产,对于怎么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