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点火验证

    第444章 点火验证 (第3/3页)

们是有冷核聚变装置的,有质子核聚变装置源源不断的提供的能源,我们就能源源不断的合成冷核聚变装置所需的核燃料,想想冷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完全可以,弥补质子核聚变装置的不足。”

    ……

    “质子核聚变装置成了,那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就要向比邻星进军了,那个,现在飞行器的速度还是差了一点,最多也就亚光速,这有些拖后腿了,要是有超光速飞行技术就好了。”

    “是啊!要是现在有了超光速飞行技术,那我们现在就不用去大规模的去开发太阳系了,我们就能将太阳系保护起来,去开发太阳系周边的恒星系,苏哲发现了超光速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搞出超光速飞行技术。”

    “要懂得知足,也就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还想要怎么,总不能我们一步登天吧!慢慢来,一切我们人类都会有的,完全不用去担心这些。”

    ……

    这些人聊的不亦乐乎。

    徐正平、范晓明、左大军、司文博、宁长生几人也围在一起聊着。

    司文博那是异常的兴奋,搓着手说:“现在的质子核聚变装置的运行状态非常的好,还别说,有了中微子探测装备的监控,那怕有一点点的不正常都能第一时间的发现,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有了这么强的眼睛,要是还不能成功,那就没办法了。”

    左大军点头说:“对!对!只能说中微子探测装备太过强大,再小的细节都能观察到,说真的,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但在知道用上中微子探测装备后,我就知道质子核聚变装置的点火验证稳了。”

    在他看来,中微子探测装备就是逆天的存在。

    过去,很多实验啥的过程是观察不到的,主要原因还是观察手段的缺失。

    之前,一般都是通过电子,或者是光子来观察的。

    可因为电子和光子本身的特性,容易和物质作用,观察的效果就不会那么好了。

    往往很多过程是观察不到的。

    正常情况下只能根据一些采集的数据可理论去推断过程。

    现在就不一样了,可以用中微子探测设备去观察整个过程。

    毫不夸张的说,有了中微子探测装备来说,就如同开了外挂。

    毫不客气的说,有了中微子探测装备,就算没有发现那些超光速粒子,科学技术一样会迎来大爆发。

    司文博满脸笑容的说:“不过话说回来,苏教授太过强大了,他在设计质子核聚变装置的时候可是没有中微子探测设备的,可现在看,中微子探测设备探测到的结果和苏教授推导的理论过程丝毫不差,这就是苏教授的本事,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也就苏教授了,不然我们人类也不会有今天。”

    听到司文博说的这些,周围几人连连点头。

    他们都知道,这就是苏哲的恐怖之处。

    宁长生笑着说:“那个,就我知道的,司教授对质子核聚变装置的贡献那也是很大的,在我看来,质子核聚变装置的核心是能源的回收,而回收光能和粒子势能的材料就是司教授你们搞出来的,不得不说伱们有的大的贡献。”

    真要说的话,质子核聚变装置其根本原理其实就是过去加速器。

    要说革新,那就是收集光能和粒子势能的材料和质子对撞聚变的环境的提供。

    简单说就是精准控制质子对撞发生核聚变,高效收集能源。

    要知道,氢离子在加速的过程中是十分消耗能源的。

    当然了,这些消耗的能源并不是消失了,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回收。

    也就是说,回收的这部分能源,再加上质子聚变产生的能源。

    其远远超过质子核聚变装置完全消耗的能源。

    也只有这样,质子核聚变装置才能在维持自身的运行的前提下而大量的输出能量。

    就拿过去研究的氘氚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虽说五十年又五十年,不是说没有实现氘氚的核聚变,而是输入和能量比实际输出的能量大。

    从整体来说,产出小于输入。

    这也是迟迟不能实现商业化的原因。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