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原来如此

    第448章 原来如此 (第3/3页)

的数据都是要经过虚拟宇宙的。

    由此可知,虚拟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完善,变得更为强大。

    就比如在虚拟宇宙中做的设计。

    如质子核聚变装置。

    在完成设计验证后,会自动拆分需要生产的零件。

    这些零件的生产数据会被分发到不同的智能化自动化制造工厂,其组装工艺也会分发到相应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也就是说,这个过程都是自动的。

    能做到这些,那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每一个步骤那都是经过反复的证实的。

    从简单到复杂。

    再有,虚拟宇宙相当是一个大的集合。

    其照顾到方方面面,比如对人工智能的限制。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机器人,两者是分开了。

    不管是制造工厂还是其他地方,人工智能和远程控制的装备都是远远的分开的。

    两者是在通过虚拟宇宙后才进行连接的。

    一方面是为了虚拟宇宙数据的收集,再就是对于人工智能的限制。

    范晓明点点头说:“是的!如果没有虚拟宇宙,那我们还就真的玩不转了,像我们正在运行的质子核聚变装置也不会这么开的完成建造,那效率肯定要差上很多很多。”

    司文博笑着说:“如果没有虚拟宇宙,那不可想象,不说别的,那第二地球的设计就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了,在我看来,虚拟宇宙整合了我们人类所有的技术,只要出现过一次,再使用的时候我们就不用重新设计了。可以拿来直接用。”

    他们之所以说第二地球只要四个月就能完成,那是因为有虚拟宇宙、智能化自动化制造工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而其核心就是虚拟宇宙了。

    要知道,第二地球的设计和验证都是在虚拟宇宙中完成的。

    虽说质子核聚变装置的验证还没有结束,但他们对第二地球的设计基本已经完成了。

    在虚拟宇宙中做设计比起过去不知道要快捷多少。

    人工智能配合着做设计,需要的只是想法和要求。

    最为关键的是,在设计完成后,立即就能进行验证,行不行很快就能知道。

    就比如要在虚拟宇宙中设计一款飞行汽车。

    要是要求不高的话,对于个人的知识储备量是没有要求的。

    你只要提出你的想法和要求。

    人工智能就能根据你的想法和要求设计出一款或者多款的飞行汽车。

    如果不愿意,还可以继续提出想法和要求。

    比如说车上太长了,需要缩短一些。

    人工智能就会马上做出修改,且其他的零配件也会做出相应的修改。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的重复。

    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只能在飞行汽车上使用已经有的技术或者设计。

    要是新技术,那就要稍微麻烦一点,需要验证这个新技术。

    这个新技术现在虚拟宇宙中进行验证,接着是在现实中验证,通过后,这个新技术就能用在飞行汽车上了。

    同时,这个新技术就能使用在其他的地方了。

    是的,在虚拟宇宙中,不是那种限制性的技术,那基本上都是共享的。

    不是说没有过去的知识产权了。

    有还是有的。

    谁要是搞出了新技术新发现啥的,首先就是一个证书,还有一笔大奖金。

    至于什么授权之类的,那是没有的。

    因为授权之类的已经被共享了,意思就是说,你在使用其他人的新技术新发现的时候也是不需要钱的。

    简单说就是一次买断全民使用。

    由于现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普遍不看重钱了,看重的是那份证书。

    这份证书代表的可是荣誉。

    至于大家为何不看重钱。

    那是因为大家吃饱了撑的。

    就目前的情况,是个人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钱几乎就是想啥买啥。

    当然了,是在合理的范围类。

    这种情况下,钱也就是一个数字,大家也就看的不重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