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泯然众人

    第4章 泯然众人 (第1/3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待得将最后一句诗念完,这时的整个场面,已经无一丝一毫之杂音,甚而能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得此上好中秋词,如饮绝世醇香之美酒!”邢尚元知府,这时却是闭上眼睛一副回味之状。

    也不怪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整个诗会现场造成这般的动静。

    这首词,本就是梁鸿前世时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之作,也可堪称是有宋一朝,写词的巅峰的作品。

    况且在后世,这首《水调歌头》就有这这样的评价,——在写中秋词中,此词一出,余词皆废!

    可见这首词文学造诣水平之高!那是可以打千年以来的所有中秋词的,——所以在这诗会之中,只要是懂行的,都能听出来这首《水调歌头》的文学水准!

    “只是不知写出这首上好的中秋词的作者是谁?”终于下面的寂静之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的声音。

    柳倩儿本准备开口,将遇到梁鸿的事说出来,但恰在这时,那位李县令却是直接道:“他叫梁鸿,是我新乡县的秀才,他考童生的时候,本官就是考官,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

    这时那刑知府却是耐不住自己的心痒痒,他忙道:“能写出如此旷世好词,真想恨不得立刻与之见面,李县令,不如我们夜访这位梁鸿学友?”

    学友,本意就是学问上的友人,这从邢尚元口中说出来,就给人以那位梁鸿,已经够与刑知府平等论交了,当然,是仅从学问上。

    听知府这么一说,李县令顿时有些犹豫,道:“府尊,如今天也晚了,如果府尊真想去见一见他,那我们不如明天去见一见这位小友?”

    “一定要亲往见一见他,这样的大才,真恨不得立刻相见呀!”刑知府本就是爱诗词到了极深的地步,听李知县这么一说,也遂熄了马上去见的念头,毕竟这也是现实,于是道,“好,就按照李县令所说。”

    第二日清晨,梁鸿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要参加梁氏宗族的祭祖,不用在家里吃饭,祭祖会在族长那边用饭,当然,得先祭了祖然后才开饭,这是对祖先的虔敬。

    梁鸿和他母亲来到了族长,也就是梁鸿的三爷爷的家门口,这时已经有村上梁族的人,都陆陆续续赶来。

    梁鸿和他母亲徐氏正要走进大门,这时却是被门子拦住了,徐氏一惊,忙道:“这位,这位小哥,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