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革的车轮轰隆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革的车轮轰隆隆 (第2/3页)

 免得大明的文武官员懵逼,致使地方政策含湖。

    朱见济点点头,“陈尚书且说说如何设立大明银行。”

    昨日小朝会后,让户部完善策划书上关于货币体系改革的具体细节,不是朱见济对自己没信心,是要集思广益。

    陈循如此这般一说,大体上还是策划书的内容。

    多了两个细节。

    一是大明银行虽然在户部下成立,增添一位户部侍郎,且权兼大明银行行长一职,但大明银行行长直接向天子或者太子负责,不经户部,不受六部辖领,但由都察院监管。

    这个细节是为了强化大明银行的独立性。

    二是大明银行拥有硬性调控黄金、白银、铜钱、宝钞这四者兑换比率的权力,以根据货币载体在国内流通数量来保证货币体系的稳定。

    朱见济暗暗颔首。

    陈循识大体!

    这两个细节确实重要。

    前者,大明银行不会沦为文官集团对抗皇权的工具。

    后者,大明银行在拥有充分独立性的前提下,能更好的、专业性的保障宝钞的国家信用度,达到有效调控的作用,在王朝末期,大明银行甚至可能扼制通膨的现象。

    朱见济问群臣,“诸位卿家以为何?”

    七卿和六部侍郎齐齐出列,“臣附议。”

    其余文武百官纷纷跪下,“臣等附议。”

    朱见济对陈循道:“陈尚书,就按照户部补全的策划书,迅速成立大明银行,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大明银行的支行,并由户部布告天下大明银行的各种职能罢,六部七卿,迅速举荐大明银行官员人选,都察院李实、张鹏,落实一下,在都察院成立一个对大明银行的专业监督机构。”

    众臣领命。

    最重要的大明银行成立,接下来的农部和工部科研院,朱见济得到了朱祁玉的提醒,根本没打算和群臣商讨了。

    直接下旨。

    有个谋略。

    先说成立农部的事情。

    这事也早就传遍了京畿,增添一位七卿,两位侍郎及诸多郎中、主事,文官集团求之不得,旨意一下,无一人反对。

    然而他们想多了。

    朱见济根本就没打算增添官员,而是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