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光明神器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光明神器 (第1/3页)

    寿康宫亮若白昼。

    宫女、太监、护卫们看着那些个琉璃灯发出的光亮,都觉得不可思议,若非朱见济早下过命令,只怕此刻早就沸腾起来了。

    朱见济笑眯眯的对吴太后大声道:“皇祖母,这是孙儿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作品,送给你老人家,祝你老人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

    众人无语。

    这还微不足道?

    那你所谓可以大书特书的作品又该何等的旷世绝俗。

    吴太后听不见,她很高兴,以往宫里无论用多少蜡烛,她都看不清,结果孙儿弄了这个“月亮”后,寝殿内的所有事物都一清二楚。

    黑夜不昏了!

    杭皇后咳嗽一声,“见济,这是何等物事,怎的如此神奇,远比红烛、油灯更明亮,亦没有烟火味,端的是神奇,西洋物?”

    朱见济呵呵暗乐。

    西洋?

    西方现在也没有电!

    指着院子里那几根用木料焦化后制成的电桩,对杭皇后道:“孩儿给祖母和母后仔细说一下哇,这个叫电桩,是木料制作的,电桩上面那些长条,表面一层是特制的瓷管,瓷管里面是层层刷漆的铜线——之所以要用瓷管,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风雨天的使用,三是为了保护铜线。发光的部分,孩儿称之为灯泡,外面的罩子是用琉璃制作,因为时间紧迫,在造型上比较简陋,以后我还会让琉璃工坊生产出形态优美的灯泡,至于灯泡里面发光的部件,叫灯芯,其实是竹子,受限于材料,容易坏,大概几日就要更换一次灯芯,而且因为抽真空的技术还不娴熟,也导致灯芯容易坏。”

    杭皇后问道:“但竹子为何会发光?”

    朱见济哈哈一乐,“具体原理解释起来比较费劲,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字:科学。”

    嗯,现在大明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不够。

    于是又道:“皆是书上道理。”

    杭皇后还是茫然。

    朱见济见状道:“请母后和皇祖母随孩儿去后面,孩儿给你们仔细解释一下这个光亮的由来,你们以后才敢放心使用。”

    杭皇后大声问了吴太后。

    吴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