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景泰二十年,犁廷之始

    第三百八十章 景泰二十年,犁廷之始 (第2/3页)

会急切。

    朱见济不缺女人。

    所以对纳妃吕焕也没什么期翼。

    本来就是一场普通的政治婚姻,吕原是陇右人,把吕原变成外戚,其实也有制衡江南士族出身的白氏外戚的意思。

    话说回来,对于吕焕而言,这不是政治婚姻。

    是一场爱情。

    在皇宫里呆了多年,又恰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平日里看见的男子大多是太监,见得最多的正常男子就是朱见济了。

    能不喜欢才怪。

    而对于朱见济而言,爱情什么的……好心意义不大。

    因为和吕焕相处时间短。

    但有一说一,吕焕长得挺好看。

    不是倾国倾城,但好歹也有抖音女神美颜后的水平,而且母后将她培养得很好,很是讨人欢喜,所以纳妃一事很顺利。

    而在纳妃时,朱见济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概念:

    侧妃。

    妃在嫔之上。

    太子妃,是未来皇后的第一人选,而太子侧妃,亦是人选之一,甚至可以东西皇后并立,以此达到外戚彼此制衡的目的。

    更重要的一点,添置清朝才有的“侧妃”设置,也是为了老朱家的未来着想。

    万一太子妃生不出皇子,太子侧妃能生呢。

    而太子妃可以保证皇后之位的情况下,太子侧妃就算生了皇子,成为皇后、太后,也不会轻易对太子妃下毒手。

    可以有效减少骨肉相残。

    当然,也有隐患。

    比如太子妃和太子侧妃都生了儿子,势必就会出现争储的隐患。

    所以朱见济在设立太子侧妃后,宣召宗正寺官员,让他们制定规矩:之后大明太子纳侧妃,须在太子妃生出皇子数年之后。

    如果太子妃实在生不出,那就只能交给侧妃了。

    但核心思想暂时不变:立嫡立长。

    毕竟稳定。

    朱见济也想过立贤立能,可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出现清朝九龙夺嫡的惨烈,朱见济实在不想自己的后人中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只能支持立嫡立长。

    纳妃吕焕,喜事。

    大礼当日,罢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