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状元遍地走,进士多如狗?

    第四百三十八章 状元遍地走,进士多如狗? (第2/3页)

那边项目繁多,在蒸汽机之后,朱见济又问道:“东宫军研院移交不了不少机床到工部和兵部联合管辖的国家军研院,以提高产量,同时也把各种机床的设计图和原理图送到国家军研院了,国家军研院可有根据这些支援,做到提升?”

    杭敏道:“机床使用方面,国家军研院的人已经掌握,并且在大量培养操作人员,也成立了一个小组,和东宫军研院互通有无,争取提升各种机床的性能,研发新机床,陛下,这些年在工部和东宫军研院任职,微臣有一个总结。”

    朱见济笑道:“说说看?”

    杭敏道:“其实咱们这些年搞的东风火器、蒸汽机、机床,甚至于正在准备中的蒸汽战舰、坦克项目,最大的难题不是运作原理,而是炼钢工艺的掣肘,很多部件需要的性能,我们的炼钢厂炼出来的钢材无法满足,所以咱们最大的障碍,其实是炼钢工艺!”

    】

    朱见济点头,“确实如此,但杭尚书有没有想过,为何在原理上反而没什么难关?”

    那是因为朕!

    不论是坦克、火器、战舰,还是机床,这些玩意儿的原理自己都略知一二,有了大方向,再把细节方向完善。

    自然就不难了。

    杭敏感触万般,“所以说啊,整个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上到负责项目的官员,下到最底层的操作匠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陛下乃是生而知之的天降神人。”

    这马屁拍的毫无痕迹。

    朱见济听得很爽。

    思忖了片刻,道:“工部那边的事情,你多操心,但朕交待一句,工部的事情,是大明发展的根基,必须重视倾尽全力,而且还有个问题我们需要面对,能做的事情,朕已经做了,朕还能给工部的支援不多了,以后大明工业的发展,需要工部自己培养人才,关于这个问题,由肖开友负责的理论书籍编写组,将具有开创时代意义的作用,工部那边一定要确保肖开友这个项目的正常、高速进行。”

    杭敏道:“可这些书籍如果全国府学推广后,会不会被外邦剽窃?”

    朱见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