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山军事大学!

    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山军事大学! (第2/3页)

问你,工部道路交通司那边,朕让你勘测其余三纵四横的官道,人手可充足?」

    杭敏肯定是支持朱见济的啊!

    闻言立即出列诉苦,「回陛下的话,捉襟见肘的很,道路交通司的人本来就不多,大部分都去负责黑京路官道的各路段修建去了,目前根本腾不出人手去勘测其余七条官道的修建设计路线图。」鞨

    朱见济又问林聪,「农科院那边在全国的五院,一直致力于各种新作物的研发,已经水稻等作物的提升研究,人手可够?」

    林聪愣了下,出列后老老实实的答道:「人手也紧张。」

    朱见济嗯了声,道:「今年,农部农科院要在海南设立一个水稻研发基地,致力于一种嫁接水稻——嗯,朕认为其名叫杂交水稻,农科院要致力于这个水稻的研究,其他的不说,如果杂交水稻研发成功,并且能够全国推广,朕以为,我大明人口哪怕再翻五倍,都能保证人人饱腹。」

    杂交水稻这个,需要的技术目前大明无法掌控。

    但可以笨鸟先飞。

    用大量的实验来培养出杂交水稻的种子——这个事必须提上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医疗改革之后,人口肯定会暴涨。

    如果解决不了粮食问题,暴涨的人口能把朝廷拖死!鞨

    林聪闻言退了下去。

    朱见济道:「海南那边的杂交水稻基地,也需要大量人才,不止于此,登州造船厂、各地的医院、纺织行业、海贸行业,都需要大量读书人,甚至于大明银行目前的规模也不够,还需要在全国乃至于各外邦境内建立分行,亦需要大量人才,再者,如今交趾重回我大明疆域之中,

    而为了确保我大明发展,需要在交趾那边大肆开采矿山、设立炼钢厂,难道不需要读过书的人才?朕就问一下诸位卿家,就靠每年那么两三百人的取士,何日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其实一个北大和清华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建立相关专业的大学,比如为了提高大明航海水平,可以在沿海建立海事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