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人才之路

    第六百四十二章 人才之路 (第2/3页)

毕竟现在医卫司在全国的布政使司衙门所在的府城都有大医院,地方州府也有下级医院,而且医卫司还在陆续布局,要在县城也成立一所官方医院,需要太多的郎中了。」

    朱见济道:「是这个道理,之前让医卫司如此布局,是为了提高幼儿的生存率,不过现在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目标了,目前我大明百姓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来岁,活到六十叫花甲,七十叫古稀,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富裕的人才行,这样当然不行,朕是想提高所有百姓的平均寿命,经济已经提升上来了,这几年百姓的平均寿命已经高了不少,所以医学的发展也很有必要,医疗水平上去了,百姓得点什么伤寒之类的小病,也能迅速痊愈。」

    陈献章和杭敏,「……」

    伤寒也叫小病?

    一不小心就是要死人的。

    朱见济继续道:「其实当下我大明的医学还不算好,朕需要在大明发展一种新的医学,此事朕稍后会找医卫司的人商讨,教育司这边,主要是筹备各个大学,并为这些大学挑选授课的先生,你们教育司可以去吏部那边拿各部门人员的名册,不论工科院、东宫军研院、国家军研院、农科院以及医卫司、教育司等各个部门的专业人才,只要适合教书授学,你们都选挑出来,备好之后呈交文华殿,朕裁定之后发放各部门,如果是繁忙部门,则这些人抽空去授学,当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培养专业的教授!」

    陈献章领旨,又道:「目前各部门都人手紧缺,可能只能请这些人去权兼。」

    朱见济道:「嗯,可行。」

    又道:「各大学的授课先生,不属于国家官吏,但可以如东宫军研院一样,是一个特殊的体系

    ,他们的待遇由国家发放,嗯,既然是为大明的远大事业发光发热的部门,以后所有大学和医院,统一成事业单位吧,低于官员和吏员。」

    陈献章道:「这事,是不是需要找吏部制定个健全的规章制度出来,然后再官方的全面宣传一下,这样去大学授课和读书的读书人,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